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面索纳塔:火爆的销售 VS 亟待整合的供应链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26日 10:02  中国青年报-青年汽车

  本报记者 武卫强

  索纳塔以及它身上所寄予的北京与现代的汽车之梦,有两幅面孔:一面是由媒体负面报道催动的销售热潮;一面是被无序的供应链时刻威胁着的美好前程。

  无论如何,一出生就充满矛盾和悖论的索纳塔,将给我们讲述自成一体又相互交织的故事,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更多。

  12月23日,一再延迟的索纳塔下线和新车发布仪式终于在北京举行。

    较之以前的低调态势完全不同,这一次北京现代似乎憋足了劲要证明什么:在顺义北京现代汽车生产车间举行的下线仪式,不仅邀请了中外媒体的大批记者,更有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到场;而在北京饭店举行的新车发布仪式上,不仅有国内著名主持人临时客串,更有诸多知名模特前来捧场。

    与仪式的尽善尽美相比,从DKD组装线(与整车工厂生产线不同,这实际上是用来培训员工的组装线———记者注)上开下来的主角———索纳塔,从中韩签署协议仅仅8个月时间就亮相市场,是忧虑其“早产”还是赞叹其速度?

    从热烈的市场反应看,99%依靠进口的“国产”索纳塔照样可以创造神奇,但无论是韩国现代在中国的本土化蓝图,还是北京汽车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计划,23日都还只是起步。

    正面:叫卖“第一批”

    12月10日开业以来,北京现代在北京地区首批3家4S特约销售服务店接到的索纳塔定单如雪片一般飞来。12月23日下线仪式上,北京现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海告诉记者,截止到当天,定单累计达3000多辆。

    索纳塔销售缘何如此火爆,是因为品牌、质量还是因为它是北京自己的轿车?记者随即来到西单京汉新港的经销店,初步揭开索纳塔火爆的缘由。

    该店工作人员的一番话透露了玄机,他告诉记者:“要买赶紧,第一批货快没了。”从销售人员的口径一致的介绍来看,索纳塔的火爆源于一个新词———“第一批”。

    第一批什么概念?这位销售人员半开玩笑地解释说:“只有车尾‘现代汽车’那四个字是北京自己做的。”话说得夸张了一点,但也基本差不多,四个字外,还有上海专门为北京现代生产的德尔福电瓶以及四个轮胎,剩下的零部件全都从韩国进口。

    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第一批索纳塔共2000辆,其中500辆是政府用车,600辆用于出租,剩下900辆属于私人购买。用国产车的价买进口车,当然划算了,汽车厂就在家门口,以后的维修服务还怕跟不上。进口零件坏了换国产的,反正尺寸一样,还便宜呢。”

    从销售人员那里,记者得到索纳塔销售火爆的另外一个原因,居然是有一大批索纳塔轿车被其他的汽车经销商订走了。记者马上给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一位经销商打电话,他说的确听说有这么一回事。他告诉记者,这批车从性价比方面的确有优势,说白了就是进口车,但比进口车便宜了5万多元。即使加一些钱转手再卖也有利润可赚。“北京现代第一批”很有可能成为这部分车转卖的招牌。

    而西单京汉新港经销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来看货,我可以和你说这基本是全进口,再过一星期我就不这么说了。”当然,北京现代的国产化没有这么快,而另据记者了解,明年北京现代还会进

    12月23日,在顺义北京现代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包包从海关运来的零部件正在DKD组装线上变化成一部部崭新的轿车。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第一批组装得差不多快完了。

    由“北京速度”衍生出了“北京现代第一批”这个独特的品牌,这应该是北京汽车和韩国现代当初没有想到的。这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由于海关对北京现代的“白皮车”是进口零件还是进口车产生质疑,大多数新闻媒体对北京现代的造车模式持保留和批评态度,但恰恰是媒体的负面报道给予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一个买便宜进口车的好机会。所以,索纳塔销售火爆,即便是那些媒体负面报道也有“功劳”。

    反面:亟待整合的供应链

    在12月23日索纳塔新车发布会上,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演讲的题目是“为了一个梦想”。这是一个韩国现代冲击世界汽车前五强的梦想,是北京汽车50年的轿车梦,但拥有自己轿车企业的梦想,绝不能依靠CKD组装线来实现。

    北京现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海告诉记者,明年索纳塔的国产化率将达到40%,并且另一款新车———艾兰特也将推向市场。提高国产化率其实就是提高了降价的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从北京现代角度考虑,大量使用国内生产的韩国零部件,是未来索纳塔、艾兰特能否在市场突变时顺利降价的关键。

    当然,索纳塔的“高性价比”还是相对的。资料显示,索纳塔2.0GLS在欧洲市场的售价是16.3万元,而北京现代此款车的售价为19.8万元;2.7V6在欧售价为17.9万元,而北京现代则售26.5万元。就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在未来几年,市场竞争将真正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于品牌含量并不高的韩国现代来说,竞争的法宝将还是价格优势,最大范围地实现本土化零部件生产,逐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是北京现代在未来发展甚至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但这个基本条件真正要落到实处还有诸多困难。韩国企业过去对海外市场只重出口,不重视本地生产,在中国的项目尤其如此。没有零部件本地供应的超前规划,成为北京现代本土化生产的最大困难。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合资生产的韩国零部件大多为二三级配套件,如江苏和进机电生产的车锁和钥匙;丹东三立公司的汽车大灯;青岛大星电机生产的开关,东炫公司的三滤等,而且北至沈阳,南至江西,分布上也比较散,规模、质量问题都比较大,这些也都是北京现代短期难以平衡的。

    12月23日在顺义北京现代工厂里,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零部件本土化生产的工作正在北京现代9万平方米的厂区里有步骤地进行着。从无到有,从DKD组装到全面国产化生产,北京汽车复兴的梦想正艰难起步。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