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的硬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19日 14:06  新浪汽车

评委和顾问合影

评委和顾问合影

参选车型路试

参选车型路试

参选车型路试

参选车型路试

参选车型路试

  如果你在加利福尼亚赤裸的阳光下暴晒上1个月,你就会明白《Motor Trend》“Car of the Year”在北美虽经53年而历久弥坚的真谛了。虽然时常也有其竞争对手搞搞诸如“Top Ten”一类的新意思,但“Car of the Year”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名气却如日中天。其实,真正对新车的考验又何止这个把月的时间,测试工程师们每天都要检验这些“时尚的宠儿”们,他们把这一切当作一种爱好,一种有别于平常谋生手段的真正的生活。

  都说美国人不拘小节,可是他们对待“Car of the Year”的态度却不由得使我们这些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汽车“业内人士”刮目:中美之间汽车文化的差异绝非汽车技术上的差距这么简单,我们对汽车的认识,对汽车与人之间关系的了解,对汽车市场的看法,还有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上的“国情说”有时显得那么肤浅,甚至幼稚。可以说,在《汽车族》《Motor Trend》“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揭晓之际,我们有太多的话要对痴迷于中国汽车,痴迷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人们说。评选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这历时数月之久的艰辛评选过程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上空还有许多迷雾需要拨开,尽管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经大批专家艰难推举而出的《汽车族》《Motor Trend》“中国2003年度车型”禁得起各方面的推敲,他必将在新的车型年度内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树立起新的标准。艰难,从“年度车型”评选的创意产生便开始了。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刚刚热闹起来,但知道究竟汽车为何物,对汽车技术、汽车市场、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汽车的历史方方面面能够真正了解的人却可谓凤毛麟角,于是,不少不会开车、不了解汽车工作原理,甚至毫无汽车领域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纷纷站出来指点江山,告诉中国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究竟如何,消费者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到底能够得到怎样的指引呢?于是乎,不少所谓“群众的呼声”实际成了舆论误导的产物。诚然,没有人能够洞悉汽车领域的全部奥妙,但是,应当有这样一种机制,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权威的和公正的机制,为纷繁复杂的汽车市场竖起一面旗帜,一种基准,引领广大的汽车制造商、汽车消费者了解最新的汽车情报和最前沿的汽车技术。1949年,“Car of the Year”在北美的诞生与今天的“中国2003年度车型”就是要成为这面旗帜,这种基准。

  时下,市场经济的流行语经常提到“包装”一词,多烂的东西,披上美丽的外衣,也会让很多不谙内情的人们麻痹。在汽车业界,这样的流行同样存在,只要你辨别能力稍差,你就得跟着它划的圈圈儿走,不管是造车的、卖车的还是评车的。这就对“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提出了严峻的课题——你的科学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究竟怎样体现。

  “中国2003年度车型”的基础首先就不是纸上谈兵,坐在办公室喝着茶就把中国最佳车型的事情给办了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读者投票?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很省力气又不需花费很大代价的做法(去年《汽车族》做过类似评选),但是去年的反馈以及随后的调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投票的读者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的投票对象呢?这些都是刚刚上市或者交了钱也见不到的新车呀!以今年的十几款候选车型为例,他们真正见过、摸过、开过的又有几款?如果把媒体的宣传加上几分自己的想像作为投票依据的话,那反应出的多半属于人们美好的意愿而已,这样不如举办一个人们“梦想中的汽车究竟何样”的活动还更浪漫一些。此种情况与欧美在深厚汽车文化熏陶下消费者对新车的评判有着很大不同,他们之间起码目前有着质的区别,也许这样做最大的好处除了厂家的皆大欢喜外,就是媒体赚取的某些噱头了。

  公正性要求对所有的汽车品牌必须一视同仁,在同一个标准下选择车型。虽然这种方式显得多少有些刺激,但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在国际车坛强豪环伺下的中国汽车厂商们以勇敢的姿态面对了这一挑战。无论大牌的合资公司还是著名的民营企业都以坚决的态度支持了这一活动,令有关人员备受鼓舞,也许这就是本次活动能够成功举行的坚实基础,所有参与的厂商都值得我们投以深深的敬意。“Car of the Year”的金卡规奖只有一个,不管年度新车是几百还是几十,皆大欢喜的事情不是它权威性的体现,“中国2003年度车型”也如是。但是,这一活动的真谛并不在此,它在于为新一年度的汽车市场树立一个基准,这既不是寄托某种民族感情的期冀,也不是就车论车的学术研讨,它要求汽车技术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紧密相连。大奖得主一定是在国内技艺超群并且能够引领消费的弄潮儿。“中国2003年度车型”既是对消费者的推介,也是对制造商的推介,我们不希望我们亲爱的读者或者善良的消费者按照我们的推荐购车后有如下的抱怨:他(年度车型)给我的生活添了不少麻烦;也不希望我们正在成长壮大之中的生产厂商这样发问:你们为何让一款已经明显落伍的车型在我们的眼前晃来晃去?为了不给大家造成如此不必要的烦恼,我们组成了迄今为止中国汽车评比最为强大的评委以及顾问阵容。中国汽车领域惟一的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先生、国家“863”计划的学术带头人万钢博士工程师无疑属于中国最顶级的汽车专家,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中国顶级学府的专家教授(稍后会有详细简历和介绍奉上)成为活动的坚强后盾。相关人员则来自最权威的中国汽车媒体,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汽车科/系培养的优秀人才,来自《Motor Trend》的总编和首席试车手,他们有的曾经做过赛车手,有的参与过汽车整车的生产和销售,也有的曾经从事汽车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如今,他们既是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也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组成这样队伍的初衷,完全是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权威、专业和客观;为了鼓励企业参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不断竞争向上。

  有了厂家的豁达开放,有了实力坚强的测评队伍,“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只不过迈出了一小步。接下来堪称长期艰苦的场地测试、道路驾驶以及最后马拉松式的辩论总结令所有有关人士难忘。有14款新车长期参与的大型评比活动在国内尚属首次,而且参评新车个个身手不凡,都有自已预期的目标客户群。本着专业的测评精神,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一场真枪实弹的测试正式展开了。“Car of the Year”的所有测试数据均出自其首席试车手Chris,此君受过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且酷爱试车、品车。平素温文尔雅,一旦新车在手,必全力压榨出其极限数据。本次“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所有测试数据也均出自一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鉴于各车型发动机排量不同,配置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测试数据只是评委和顾问的参考依据之一。在测试中,动力性方面表现突出的北京现代索纳塔和上海大众帕萨特2.8 V6由于装备了大排量发动机,因此已在预料之中。而2.0升排量的华晨中华轿车和1.5升自动挡配置的天津丰田威驰亦有不俗表演;制动性能出众的首推天津丰田威驰、北京现代索纳塔和三款大众车(波罗、帕萨特和宝来);操控稳定性有华晨中华、上海大众波罗、海南马自达福美来以及上海大众帕萨特2.8 V6比较出众;噪音方面,三款大众车以及北京现代索纳塔表现不俗。

  14款车型的测试枯燥而漫长,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测试人员必须一遍遍地反复测试,并综合比较以前的相关测试数据从而确定最终数据的真实可靠。接下来便是艰苦,甚至刺激的道路驾驶了。“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规定:所有参加表决的评委必须按照事先选定的路段(城市街道、高速路、山区公路与山路相结合)驾驶所有参评车辆(14款)进行长时间的路试比较,从一个普通驾驶者的角度对每款车型的外观、内饰、性能、技术创新以及性价比等10项内容进行评价(至少要有5项的书面解释),从而体现各车型的重要性、领先性和价值。

  如果你长时间驾驶熟悉了一款车型后马上换车,两车之间的差别会异常强烈地通过你的双眼、双手和双脚传递给你的大脑,普通的驾驶者如此,更不必说身经百车的评委们了。但是,所有的评委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要弄清造成这种感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先进的技术还是前卫的理念,以理服人是每位评委的“必修课”,因为最后当选的“中国2003年度车型”必须要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首肯,在这里,某些人的“妥协”是必然的也是必然需要足够理由的(具体评选内容《汽车族》会有专文介绍)。

  长时间路试的艰辛不仅仅体现在肉体上,更表现在每一位评委精神的高度紧张。最后阶段的讨论评比更是将这种紧张情绪推到了极致。话题从14款新车场地测试的数据比较谈起,经过4轮近9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有时用辩论更为贴切),才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后期的讨论可以说有些“残酷”,重要性、领先性和价值的体现如何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成为辩论的主题。在评委们的心目中,至少有6、7款新车具备当选“中国2003年度车型”的基本质素,围绕这些热门车型,专家评委们从综合技术表现谈到了性价比搭配的问题;从是否省油的经济性谈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从发动机的先进性谈到了老百姓消费习惯的问题;从整车的安全性谈到了如何引导消费的问题;从配置的细分谈到了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的问题;从质量保证体系谈到新技术的应用;甚至专门讨论了具体车型的仪表板、悬架以及车身焊接方面的细节,当然,这还包括众多的博士、硕士们仔细计算几款车型的升功率以求论证自己观点的场面。

  每一款车型都有他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也不会刻意去粉饰这些问题以博厂家一笑。但是,在此,我们又不得不再次向那些勇于参与本次评选的厂家致敬,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敢于与自己的竞争对手站在一起,面对面地比较自己的优劣,这是一个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我们推崇这种直面挑战,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发展,精益求精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对中国的汽车产品推介完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也是本次活动能够成功举行的硬道理。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