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柔性化生产线需要柔性化的人 上海通用成功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03日 17:47  人民网-市场报

  12月2日,一辆崭新的别克轿车缓缓驶出的同时,正式宣告:上海通用汽车年产突破第10万辆。

  4年前,1998年12月,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短短的4年间,上海通用一路奔驰,年产突破第10万辆。从零起步到年产10万辆,仅仅用4年,这是中国造车史上的新记录。

  在这之前,上海通用汽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记录:最快的建设速度;最短的盈利周期;最短时间内形成产品系列化;首个实现中高档车出口……

  独特的成长之路

  上海通用汽车,从诞生开始,就与以往的国内汽车企业有些“不合群”。

  当年通用与上汽合作,共同投入15.2亿美元,这个曾是中国汽车史的天文数字。让许多人担忧:“中国市场有多大?”、“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在许多人眼中,“适度投入,滚动发展”的模式,或许更适合中国这个才刚刚启动而且变幻莫测的市场。

  上海通用人知道其中的风险,知道需要选择一条自己的路,让资本的优势转化成技术、品质乃至市场的优势。

  这是一条从来也没有人走过的路。然而,正是在清晰可辨的目标下,中外双方达成一致,“一切是否有利于上海通用的发展”为衡量标准,上海市府把它列为“一号工程”、而美国通用汽车则把它列为全球一号战略项目。对将来的无限憧憬和精诚合作的精神,使上海通用汽车的建设速度格外惊人,从动工到第一辆新车下线,仅用了短短23个月,开创了世界汽车建设的新纪录。通用汽车董事长施密斯惊叹不已,“我要将上海通用的建设速度带到美国去!”上海通用汽车建设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现任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的陈虹谈起当年的情形,只有一句话:“一段艰苦而难忘的日子”。

  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除了桑塔纳以外,还有捷达、富康、夏利,这些车几乎都是合资企业的产品,但在公务车领域,除了桑塔纳和奥迪100、奥迪200、少量的红旗之外,没有更高档的公务车,而在此之外,3.0左右排量的高档车几乎是进口车的天下。

  与全球同步上市的别克的登场亮相,给了中国汽车市场耳目一新的感觉,1998年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配以世界级水平的2.98升六缸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脱胎于北美别克的上海别克,保持了母体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易操纵和低排放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同时又加以特别设计。

  别克的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没有让上海通用盯住这一款车型,“一种车型包打天下10多年”的历史已经结束。多种车型、多种配置的多元化战略,才能真正占领住市场。

  上海通用汽车家族连续不断花样翻新,每一款都精心策划,有的放矢:1999年12月,推出国内第一款多功能MPV车——别克GL8,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陆上公务舱”的广告宣传和产品定位,使GL8在多功能车市场所向披靡;2000年10月,赛欧紧凑型轿车在上海国际工博会上露面,更是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它10万元左右的价格,和拥有安全气囊、ABS防报死刹车系统等中高档车配置,向人们在国内第一次诠释了“10万元”家用轿车的概念,以至于赛欧的推出,为今后的家轿树立了标板;2001年11月,赛欧SRV上市,把一种全新的汽车消费观引入到普通用户中,它结合了轿车的体面外表和RV车随意组合的灵活空间,线条动感流畅,与通常意义上的RV相比,外形时尚而不突兀,与都市和郊野的环境融合,让购车族们充分体验那种驾车出游的感觉。别克车的本身也在不断变化,GLX、XSJ、G、GL、GS,形成庞大的别克家族,排量从2.49到3.0,价格从25.8万到37万以上,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是上海通用汽车精心撰写的一段历史,正是当初的高起点、高标准,才能有柔性化的生产线,才有了高速度、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才有了不断改进、不断更新、不断引入新产品的基础,直到如今年产10万辆……

  这便是上海通用汽车模式!

  眺望世界的眼光

  在上海通用汽车创造的许多第一中,在中国企业中率先走上世界舞台,无疑是其中闪亮的发光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成为巨人!”一直是上海通用汽车不懈努力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民族汽车工业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业内人士争论不休。有人曾经问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您如何看待对‘是否应该提民族汽车工业’的争论”?陈虹回答:作为企业来讲,我们是不希望纠缠这种概念的,我们是要看真正产生的效益是什么。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什么都是民族的,如果不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是这种发展的眼光,让上海通用汽车在兴建之时,就设定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目标。

  陈虹认为:随着世界汽车诸强全部进入中国,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格局全面呈现。只有具备国际级的眼光,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并加以整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有机会得以生存和发展。

  正是这样的胸襟,使上海通用汽车从采购到车型引进,到生产,都吸取了外方伙伴的精华,得到了美国通用汽车的巨大支持,使上海通用汽车的产品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1年10月,50辆有上海通用汽车生产的10座商务公务旅行车出口菲律宾,这仅仅是菲律宾所订购的5000辆GL10的第一批,更是中国制造的中高档轿车第一次批量走出国门。这次,上海通用汽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5000辆GL10通过通用汽车在菲律宾的品牌专卖店向市场公开销售,而凭借通用汽车的全球采购及营销网络资源,这批出口车辆的售后服务及维修配件供应将得到可靠而系统的支持与保障。2002年11月,上海通用汽车又与通用汽车加拿大凯米汽车公司就出口汽油发动机事宜达成协议,从2003年起,上海通用汽车将分批向凯米公司提供V6,3.4升LNJ发动机,这是中国高档“汽车心脏”首次大规模出口,表明了上海通用汽车已成为通用汽车公司全球工厂中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先进的工厂之一。

  正是上海通用汽车充分利用国际优势资源,致使上海通用汽车不仅立足国内市场,销售红红火火,也在走国际化之路的征程上可圈可点。

  生产线魔方

  有人会问,是什么确保了上海通用汽车产品的多变?为什么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同一条生产线上,总是不断有产品在更新,而且品种越来越多,差异越来越大?

  这些,都是上海通用汽车足以傲立车坛的地方,也是上海通用汽车的迷团。

  上海通用汽车的总经理陈虹曾说过:“我们要争取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先者,或者说是要成为一个领先的汽车企业”。而这个领先是要体现在上海通用汽车的整个业务流程当中,体现在与上海通用汽车相关的整体的产业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体现上海通用汽车的综合竞争能力。

  或许,正是这样的豪情与信心,成就了上海通用汽车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树立中国汽车的典范。

  在上海通用汽车的生产线上,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高水准的IT系统,上海通用汽车花了3000万美元建立IT技术平台,作为支撑整个工作运营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上海通用汽车的车间里,能看到一个大转盘,这是柔性化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海通用汽车的车体分配中心,它将把一辆辆排好次序的车壳,送到总装的流水线上。有人把它比做一个魔方,可以换到任意一个位置,可以随意组合。而上海通用汽车的柔性化制造体系,就是由许多这样的系统打造出来的。

  革新产业链

  不仅仅在生产线上,在采购、市场营销等等方面,上海通用汽车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成为全国的榜样。

  采购,是走国产化,还是不要国产化,或许许多厂家还在这个问题上争吵,上海通用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那就是将遍布全球的、丰富的零部件资源同国产化规定所生产的优势巧妙地转化为竞争优势,上海通用汽车采购部总监丁磊告诉记者:“上海通用汽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国产化而国产化,我们实施国产化的概念不只是技术、设备在国内领先,而是通过国产化并运用全球采购的技术控制成本,利用国际与本地的优势资源,使我们的产品和企业更具竞争力。”

  如果你还记得两年前,百姓苦等赛欧的场景;还记得,每个产品露面之时,那种十分明确的市场定位;你看到别克专卖店还统一标识、服务和热情的话,你就不得不佩服上海通用汽车在营销方面的绝招。第一家实行品牌专卖的公司,第一家建立客户关系营销网络的公司,第一个用因特网和客户交流,在网上登记卖车的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在营销方面,同样独树一帜。在筹建经销商网络上,上海通用汽车最注重的理念的一致性。上海通用市场部总监孙晓东说,我们非常注重经销商在销售上是否与上海通用一样具有市场的理念,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上海通用90多家经销商,几乎都是三位一体的,网络分布和数量,也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容量而言的,在科学地估计合作伙伴投资回报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这些,都使经销商得以全面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从生产到采购到销售,上海通用汽车所带来的,或许是对整个产业链的促进,这种促进正是让上海通用汽车永葆青春的秘诀,也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积累的一笔财富。

  SGM精神

  在上海通用汽车杀入市场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前夕。在这以前,“老三样”已经统治中国汽车市场多年,加上私人轿车市场的不温不火,使中国市场形成的是一定程度的传统与垄断。

  而上海通用的加入,正是担当了市场挑战者的地位;也正是这样,上海通用汽车知道,在未来的市场的搏杀将日益激烈,必须要形成支撑企业不断前进的核心价值观。

  在上海通用汽车,生产线的柔性化,需要柔性化的人,上海通用汽车中高层领导的岗位变化很大,质量部的总监会换到采购部当总监,负责物流的总监会调任人力资源部任总监,整个企业的中高层实行轮岗,这种轮岗,能产生创新的火花,使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够跳出既定的条条框框来思考问题,进行决策。上海通用汽车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9.4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5%……成为上海通用汽车成长的最终动力。

  这一切,都是上海通用汽车的精神,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2600多名员工,为了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发展,也为了自我价值的充分发挥,尽心尽力,开拓、创新、一丝不苟,构筑了上海通用汽车真正的脊梁。

  上海通用汽车的成功之路,正是由他们一路走来。(华文)

  《市场报》 (2002年12月03日第五版)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