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缓解全球产能过剩--中国汽车产业重组政策前瞻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28日 11:27  中国经营报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董建华 中信证券李春波

  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满一周年,由于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期,某些主要政策有可能废止,新的政策尚未出台,但总体的思路是促进汽车产业的市场化进程,降低产业进入门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鼓励产业重组。

  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并有望在20年之内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随着国外巨头的不断进入,国内厂商的不断整合,中国的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会有巨大的变化。

  推动重组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

  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规模经济性明显,特别是轿车行业。而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竞争不充分、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相对封闭。

  分析近些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是推动重组,并且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展开:

  降低进入门槛:

  从目录制到公告制,并逐步向型式认证过渡,放开了价格管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轿车领域,鼓励多种资本进入轿车以外的汽车领域,允许外资涉足汽车消费信贷领域,降低关税与配额,放宽省级政府审批合资企业的限额以及将要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等,一个基本的思路是放开管制,降低进入门槛,促进竞争。可以预期,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推进,今后这一取向仍将延续。

  引入外资重组国内企业:

  由于政府的支持,目前世界主要的跨国汽车集团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如一汽与丰田、大众,上汽与大众、通用,东风与雪铁龙、日产等,国内各大汽车企业背后都站着跨国公司的身影,这反映了我国汽车重组政策的基本取向。随着近期国家相继发布的向外资转让国有非流通股权政策的出台,相信这一取向也将延续。

  借助资本市场:

  在市场经济状态下,重组主要是市场自发的行为,并且往往是借助高度流动的资本市场进行,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国内汽车集团也都有相关的上市公司,相信汽车产业的重组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将日趋紧密。

  改革与推动重组相结合:

  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企业都是国有的,投资主体单一,治理结构不健全,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仅靠重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的。可以通过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从产权重组的角度进行改革。国家出台向外资转让国有股权的政策相信是这一初衷。

  对不同细分产品来说,重组的政策取向可能是不同的。对于集中度低、增长平稳的轻卡、轻客以及多数零部件而言,将可能是鼓励合并式重组,从而促使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发挥规模经济性。对于轿车,由于处于成长前期,市场集中度的相对分散是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鼓励分拆式重组,剥离零部件及其他辅助性部门,以利于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政策将通盘考虑

  由于汽车行业的主要厂商均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并且都集中控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因而汽车产业的重组不可避免地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股减持、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甚至资本市场的开放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目前外资并购政策涉及到诸多政府主管部门,其中汽车产业政策由经贸委负责,外商投资政策由外经贸部负责,上市公司相关政策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国有股减持政策由财政部负责,汽车工业投资政策则由国家计委负责,政出多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基于这种复杂的关系,可以预期:汽车重组政策至少涉及到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股减持、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外资并购等诸多方面,因而政策的出台将会相当审慎。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将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如机械、纺织等行业,而在城市供水、交通等领域,国有股将会有一个合适比例,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铁路、电信等行业,预计国有股仍将占有控制地位,但控制的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属竞争性行业,国家总体的原则是逐步开放,但对有巨大市场利益的汽车行业,特别是轿车行业,国家仍将坚持控股地位,50%的股权比例是底线。

  国有股减持已承诺不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但减持必定会继续进行,通过向民营资本、外资、企业内部员工转让国有股权,可以达到兑出现金补充社保基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使之与高企的A股市盈率逐步对接,从而缓和单纯的股价下跌给资本市场造成的阵痛。

  从资本市场考虑,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偏高,远远高于H股市场,也高于B股市场,面临金融市场的开放,迫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压力,A股股价持续走低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政府会充分考虑相关政策的配套,避免对证券市场造成过大冲击。近期出台的QFII可以理解为政府为保护证券市场做出的努力。QFII政策的推出,使外资可以

  投资证券市场,不同于汽车产业投资政策。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股份公司非上市外资股转B股流通问题》、《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向外资转让国有非流通股的意向,并使之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基于以上分析,政府出台上述政策可以说一石多鸟。

  投资管理政策:

  按照WTO的要求,我们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管理政策将可能产生以下方面的变化:

  鼓励投资客车、货车、发动机项目:近期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汽车整车制造被列入鼓励类项目,同时按照WTO的要求,省级政府审批合资企业的权限2003年要放宽到9000万美元,2005年为15000万美元,主要包括新建或收购客车、货车和发动机项目或企业以及该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延伸产品线、引进技术等。

  继续对轿车及其他乘用车市场实行保护:

  由于轿车市场有重大市场利益,预计国家在重点轿车整车公司中仍将坚持控股地位,至少保持50%,并且新建公司的审批仍将十分严格。

  继续坚持一定的民族工业保护措施:如坚持保留中方50%的最低股权比例,坚持外资自建销售网络,坚持同一家外商不得有两家以上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等。

  有可能取消外汇平衡。

  中国市场趋势中期预测

  今年前10个月,中国市场销售汽车266.8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5%,轿车产销量增幅度最大,近50%,如此高速的增长幅度在普遍低迷的世界汽车市场中令人难以置信。

  抢占中国汽车市场成为缓解美国等汽车王国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对中国提出了开放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的要求,要求中国加入世贸后,在2006年以前将现行的3升以下汽车80%的进口税率和3升以上汽车100%的进口税率一律降至25%,将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降至10%,同时逐步取消汽车进口配额。

  全球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促使汽车行业重组。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等弊端。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伴随着中外汽车制造商的正面交锋,大量的整合与兼并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兼并和重组热潮,估计需要2~3年基本确定行业竞争格局。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