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融入全球的中国汽车”高层论坛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徐长明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宏伟前景。
他说:1984年以前,我们国家的轿车市场是公务用车阶段。整个轿车需求量非常低,其中,70%来自政府事业单位公务用车,30%来自商务,几乎没有私人用车。
1984年至2002年我们称之为商务用车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以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为背景划分为两个时期:1984年至1994年这十年商务用车占主导地位。1994年至2002年这个时期公务用车比例逐步下降,出租用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曾经预计2004年进入私人用车阶段,现在看来已提前两年进入私人用车阶段,在这个时期,商务用车的比重还是很大,但市场份额在急骤下降。这个时期的突出表现是私人用车的需求量和私人购车占整个轿车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到今年,私人购车已超过轿车总销量的百分之五十。进入这个阶段之后,轿车市场总体进入成长期将会加快。一个市场只有当私人购买成为主体后,它才能真正迅速扩张,数量才能扩大。原预计2008年至2009年是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年份,从今年的市场看,有可能提前。
一般来讲,当车价相当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两三倍时,轿车的千人保有量就会迅速提升,这是日本、韩国的发展规律得出的结论。我国今后几年随关税逐步下调轿车价格还会下降,进口量仍要增加。同时,国产车要维持一种比较好的竞争优势,在价格上也必须作出一些调整,因此,国产车价格必将随着进口车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轿车需求也会加速增长。
徐长明副主任在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时说,我国的轿车产量连续几年排在国际市场第14位,但离第13位的距离正在逐年缩小。2001年我国轿车产量70万辆,第13位的产量是102万辆。今年会发生大的变化,我国轿车产量110万辆基本有保证,将排到第13位。再有两年到三年的发展,2005年将达到200万辆,就有可能排到第六第七位。
从汽车总产量来看,我国的位次提升得更快。去年我国汽车总体产量233万辆,今年应在310万辆,全球产量排位应该达到第五位。再有两三年发展,2005年整个汽车产量和市场需求将排在世界第四位。这就和我们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基本匹配。而以前汽车需求排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比稍显滞后,国民经济发展在国际上排第五位、第六位,汽车需求排在七八位,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汽车价格水平比国际水平高太多,同样的收入水平,汽车购买力就会减少。二是政府对汽车的限制。这两点将来都会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世界的排位会迅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引起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国内的企业、经销商不想参与竞争都没办法,我们这个市场太引起世界瞩目了。
以前我们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潜在市场。今年我们的说法已有变化,中国已是世界极具吸引力的非常庞大的现实市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