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没有理由自满 真正的竞争还在“缓冲”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04日 09:53  国际金融报

  前几天,东风汽车公司与著名的法国PSA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这是近来汽车业众多“喜事”中的一件。此前,一汽与丰田合作,东风与日产合资。上月,上汽集团走出国门,入股通用大宇汽车项目。至此,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已落户中国。

  与此相呼应的是,国产汽车产销形势“好得出乎意料”。东风汽车公司近日透露,集团预期今年税前利润将达60亿元。相对于去年的25亿元利润而言,涨幅之高,令人咋舌。据说,一汽和上汽同样“涨势喜人”。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去年专家的预测:加入WTO后,汽车业将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因为汽车的进口关税将大幅降低,进口车价势必随之下降,而这将使“性价比”不尽合理的国产车的日子愈加难过。

  时间验证了预测的错误。国内汽车业非但没有遇到灾难性局面,反而产销两旺,日子越发红火。看上去,那些“预言家”似乎碰了一鼻子灰,但笔者倒想为他们说说话。

  汽车业的突出表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全行业对加入WTO的准备比较充分。过去,国产车的车型变化一般以“年”为单位,现在则多以“月”来计算。今年以来密集投放的新车型,以及年初的全面降价,让持币待购的能量释放了出来。

  我们同时必须看到众多客观的“利好”因素。比方说,政策性因素依然是决定性力量。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下,工程建设和物流业都加快了发展速度,使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强劲。一汽和东风能超额完成利润目标,“重卡”起了关键作用。同时,不少地方对国产车消费保留了很多保护政策,也使国内汽车业获利不小。

  另一方面,预想中的外国汽车“进口潮”并没有出现。今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降低部分进口车关税。虽然,进口车交易量当时显出了“WTO效应”,但此后由于从严控制进口车配额和许可证,使汽车进口量不升反降。同时,由于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汇率持续走低,导致日本车和欧洲车价格上扬,使其部分丧失了价格优势。

  笔者强调客观因素,并非否认汽车企业自身的努力,而是想提个醒:汽车业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并未真正转变。高增长可能掩盖了汽车企业真实的赢利水平。随着竞争的加剧、车价的下调,汽车企业的盈利空间有缩小的趋势。如何通过推出新产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是摆在汽车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增长还可能掩盖了体制障碍和汽车市场的波动性。现在,国产汽车业技术缺位严重,短期内尚不具备与外国车平等竞争的实力。同时,如果看不到国际汽车工业严重过剩的状况,而陶醉于现在国产车旺销的局面,等到进口车市场完全放开时,吃苦果的将是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入WTO前对汽车业前景的预测是否失误,现在还难下定论。

  而如果超越汽车业看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至少能得到两点启示:对中国经济而言,WTO带来的更多的是发展动力。不要因为暂时的“好局”而沾沾自喜,真正的竞争还在“缓冲”。 (高渊)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