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 徐长明)
一、中国轿车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将会迅速增强
第一个表现是,国际上大的汽车跨国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进入中国。从速度上看,1996年以前稍慢一些,从1997年通用公司进入中国后,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合资企业建成;从力度上来看也在加大,现在各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涉及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和产品开发等各个领域。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上海桑塔纳在我国推出是1984年,在国际上推出是70年代初,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差了十几年;别克推出是1998年,国际市场是1995年,已经接近了;现在新推出的一些产品,像宝来、波罗、派力奥、威驰等这些车型已经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了。初步统计,今年新品牌加在一起的销量已经超过捷达、富康和桑塔纳三个老品牌,在未来的发展之中,这些新品牌的销量会更大。
第三个表现是,轿车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落差迅速缩小。以到岸价为1万美元的进口车计算,2001年关税为7000美元,消费税为900美元,增值税为3000美元;今年到岸价1万美元的汽车,关税为4400美元,消费税为800美元,增值税为2600美元,同样的车今年市场的价格成本比去年下降3100美元。到2006年7月1日,同样的车价格成本应比2001年下降5500美元。
今年之所以关税大降而进口车价格下降不明显,这是与现在的配额控制有关系,将来配额取消之后,关税对价格的作用将会更加敏感。
二、中国轿车市场已经进入私人购车时代,轿车市场进入成长期的时间有可能提前
1984年以前,我国轿车市场处于公务车阶段,需求量非常低,大概每年在三四千辆水平,需求70%来自于政府、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30%左右是企业单位的商务用车,几乎没有私人用车;1984年到2002年为商务用车阶段,这个阶段以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984年到1994年,这十年是公务用车占主导地位,公务用车的份额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车开始起步,1994年至2002年,这个时期商务用车的份额还是很大,但是其市场份额也在急剧下降,突出表现为私人用车的需求量和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从2002年起,进入私人购车阶段,比原来预计的2004年提前两年。今年轿车市场私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进入这一阶段之后,轿车市场就会加快地进入到成长期。我们原来估计再过四五年时间,大概在2008年和2010年是我国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起点的年份,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有可能会提前。如果说轿车价格再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那么这个进度还会提前。
我们在对国际轿车市场研究时发现,当R值,即车价除以人均GDP这个比值变化时,轿车的普及程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当R值达到2或3,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2至3倍时,就是轿车进家庭的转折点,这是国际上基本的规律,日本、韩国就是这样。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R值已经基本上在4到5这个水平上,很快就会靠近3,这说明在这些大城市轿车进家庭的步伐将会提速。
三、中国轿车市场的国际地位将会迅速提高,中国市场将会引起世界注目,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轿车在世界市场的排位连续多年一直排在第14位。2001年我国轿车产量为70万辆,而国际上排名第13位为102辆,跟他们差距还有30万辆的水平。但是,今年将会发生一个大的变化。从目前来看,今年国内轿车产量可达到105万辆,那么今年的世界排位可能就会上升至第13位。
再过两年到三年,到2005年我国轿车如果能达到200万辆,中国轿车市场地位会迅速提升,在国际轿车市场排位大概会在第6位或第7位。
从汽车总产量看,去年中国是233万辆,今年产量预计在310万辆左右,今年在国际市场的排位大概在第5位或第6位,再过两三年,中国汽车产量应排在全世界第4位。
以前,中国汽车产量排位比国民经济的排位稍微滞后一些,比如国民经济排在第5位或第6位,汽车产量可能排在第7位或第8位。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汽车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得太多,购买数量就要减少;二是从传统上来看,政府对私人购车采取的是一种限制的政策。
令人高兴的是,这两点将来都会发生变化,今后在世界上的排位必然会迅速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市场必然引起跨国公司的重视,国内企业、国内经销商即使不想参与竞争,都没有办法,因为中国市场太引人注目。三四年前,我们还说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今年说法已经发生变化,不是最大的潜在市场,而已经是世界上极具吸引力、数量非常庞大的现实市场。
四、进口车影响的力度将会加大与升级,其影响将会分阶段、分梯次产生,但国产车的主导地位始终不会改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口车的影响力度会加大与升级。为什么会这样?有三个原因:其一,关税下降直接促进进口车价格竞争力的提升;其二,配额的迅速扩大直到取消,会引起进口车价格的下调;其三,服务贸易将会提升进口车在销售和网络方面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看到,进口车价格的下降,跨国公司没有任何损失,而配额取消将影响现在能取得配额的进口商的利益。
相对于进口车价格下降而言,国产车价格下降只能在汽车厂家身上产生,其一是靠提升产业规模,规模上升之后,成本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二是压进口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如果这两块都消耗不了,国内厂商利润就要出让。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产车价格下降幅度不可能像进口车那么大,因此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影响力度会加大与升级。
但是这种影响会分阶段产生,2002年到2004年进口车还处于受控阶段,国家还有汽车的配额,这一时期进口车不可能有大量增加;2005年配额取消之后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从分梯次上来看,影响将从中高档车开始,逐步影响到低档车,原因一是中高档车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差距比较大,中低档车价格差距比较小,接轨之后,中高档车价格下降幅度会大一些;二是配额原因,现在配额是一个紧缺资源,它太值钱了,这种情况下,大家搞到几个配额之后,肯定会搞到利润比较高的产品,即中高档车上去,而不愿用在利润不高的中低档车上。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国产车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始终不会改变,这有四个依据:
第一、受消费水平限制,10年之内购买轿车人群的收入水平可能不会很高。现在可能是高收入的家庭购车,将来会过渡到中档收入的家庭购车。这些家庭能承受的价格有限,而进口车价格都比较高,即使到2006年7月1日,像丰田佳美这样的车可能还会卖到29万到30万元的水平上,能承受到这样价格水平的用户群数量是比较少的。
第二,2006年7月1日后实行的25%关税应该说还是一种比较高的关税水平。我们计算一下,去年进口车的价格相当于到岸价格的2.5倍左右,就是1万美元进口车在国内市场售价是2.5万美元,到了2006年7月1日以后,同样是1万美元的车,大概在国内市场售价是1.7万至1.8万美元,价格还是比较高。
第三,在强大的压力和规模扩张两个因素作用下,国产车的生产成本会有下降,质量会提升,国产车的抵挡能力将增强。
第四,依照国际惯例,我们会在WTO框架之下,运用一些相关政策来保护国内轿车产业。
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判断国内将来轿车市场不会是进口车占大量份额的市场,它一定是由国产车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厂家也好,经销商也好,关注点不能仅仅是进口车,应该下一定力气去关注国产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