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觉得是好是坏,上海大众事实上成了中国汽车工业一根标杆。如果当年不出个上海大众,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也许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20世纪80年代初期,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如火如荼,但轿车在人心目中仍然高贵而又神秘。一般当“官”的,能坐上一台软顶吉普,就感到心满意足了。中国最大的两个汽车厂一汽与二汽,正忙着解放的换型和东风的建设,红旗轿车则因“油耗高”而已然停产。这时候,上海提出引进轿车生产线,并得到了中国最高当局的批准,等于向全世界发出了个信号:中国要生产轿车了,而且可以与“西方国家”合资。对此,国际汽车界反应十分冷淡,惟有德国大众愿意小试牛刀,1.6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先河。
此后中国所有的整车合资项目,都是以上海大众为蓝本:找一家外国汽车公司合资,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产品由CKD组装起步,逐步提高国产化率。而上海大众50对50的股比,则成为合资企业股比的“标杆”,谈判时,双方有意无意地都将上海大众当作参照物,与上海大众攀比,向上海大众看齐。50对50,成为中国政府允许合资股比的底线,不仅写进了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还成为中国汽车“入世”承诺的条款之一。所有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公司,都必须在这条防线前止步,而没有达到这一底线的也心有不甘,纷纷增资。
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轿车企业,人们却把握不住未来的轿车市场能有多大,先批准一个3万辆的“盘子”,无疑并不符合国际公认的轿车生产“经济规模”。不料桑塔纳一投产便供不应求,车价打着滚往上翻。上海大众又连续改造,扩大能力,6万辆、12万辆、16万辆、20万辆、23万辆,一直达到今天40万辆的生产规模。没想到这个不符合“经济规模”建设的上海大众,却以“滚动发展”的路径,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超过了所有按“规模经济”投资建设的企业,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达到“经济规模”的轿车企业。“滚动发展”几乎成了所有后起步企业的共同选择。
本以为引进一个现成车型,“照猫画虎”生产还不简单?谁料想“国产化”居然难倒了整个中国汽车界,还波及相关行业。所有国产零部件全都不合格,原材料更是滥竽充数。桑塔纳生产了4年,国产化率仅仅只有2.4%,招来全国一片嘘声,上海大众站在风口浪尖上。
“决不搞‘瓜菜代”,成立“国产化共同体”,国家又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没有一家零部件厂没引进技术,没有一条生产线没搞脱胎换骨改造。国产化率逐年攀升,经过10年努力,终于达到了93%。“做了衣服,还学会了裁缝”,中国轿车的制造水平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围绕上海大众配套,一批高水平的零部件企业也发展起来了,不少还实现了出口返销,成为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酵母”,为中国轿车工业打下了可靠基础。后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风神等的引进产品,起步一年半载国产化便达到40%,以至奇瑞、吉利能够轻而易举介入轿车生产,不能不说多少都是借了上海大众的力。桑塔纳的国产化,也给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此后在国产化问题上,没有谁再和国家讨价还价。CKD起步国产化率40%,也成了一道不容讨论的门槛。
50对50,权力、责任、利益对等,难免会发生吵架,甚至拍桌子,但是,合作毕竟是主流。18年走过来,1.6亿元的注册资本,发展成近百亿元的资产,吸引双方更有兴趣继续投入。还有8年到期的合资合同又续签了20年。8年和28年,无论想法和干法都是大不相同的。大众在中国的丰厚收益,对其他跨国汽车公司既是示范,也是诱惑。那些当年非常不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外国公司,今天只恨来得太晚。全球商界巨擘,轮番“屈尊”往中国跑。
但是,大众左牵上海,右携一汽,在中国汽车市场一枝独秀,缺少制衡力量,也造成中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提升太慢,新产品推出周期太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上汽集团引来通用汽车,用上海大众积累的资本,投资建设上海通用。随着别克的进入,上海大众也有了帕萨特和波罗,结束了一个产品生产18年的历史。因为有大众的“前车之鉴”,通用跨进中国大门,就陪嫁了“泛亚”技术中心,使中国有了第一个轿车开发机构。仿照上海创造的模式,一汽又牵手丰田,东风则联手日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格局。所有的跨国汽车集团都进到中国,这究竟在当年决定建立上海大众的决策者们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不管怎么讲,上海大众淡化了中国人“民族汽车工业”的概念。尽管大众公司毫不客气地将上海大众称为自己的“海外子公司”。我们从政府到民间,对上海大众以及所有其他轿车合资企业,却同样“视为己出”。今天我们担心“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造成冲击,担心的不就是他们吗?提出保护中国的汽车工业,保护的不也是他们吗?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竞争”,我们不指望它们,又还能指望谁?(程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