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7月6日电(记者徐清扬彭晓明)广州本田汽车公司目前正在为3000多国内汽车用户更换有问题汽车零部件,这是对前不久日本本田公司宣布在全球召回有问题车辆的积极回应。
业内人士认为,广州本田的这一举措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召回”,但较之以往国内厂家处理此类问题时悄悄进行的做法,无疑是大大迈进了一步。
汽车召回制度在一些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已实行多年,在这些国家媒体上,有关召回的通告司空见惯,有时一个品牌一次召回数量就高达百万辆。由于我国尚未制订汽车召回的法律法规,因此被排除在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的召回行动之外。对于不能明正言顺地实施召回,广州本田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尽管广州本田是一家合资企业,但还是不便率先在国内祭起“召回”这面旗,以免招致同行的非议。
据了解,虽然我国还没有实行汽车召回制度,但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一些主要汽车厂家为维护自身声誉,也在悄悄地进行类似召回的行动,只不过做了也不愿公开说。国内汽车制造商对“召回”采取回避态度,除了缺乏法律支撑的因素外,还有许多担忧和顾虑。
一是普遍认为实行召回制度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据估算,国外企业每召回一次花费都颇为惊人,如日本三菱公司在今年的一次涉及52.4万辆汽车的召回行动中,将花费大约4580万美元。实力较弱的国内企业,一次召回就可能导致破产。
二是担心一旦公开召回,就是将自己的“缺陷产品”广而告之了,容易在消费者中引起信誉危机,风险太大。
对此,经济学家认为,尽管实行召回制度侧重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可能造成企业支付沉重,甚至产生品牌危机。但随着消费者心态日趋成熟,实行这一制度从长远来看对企业有利,最终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国外汽车召回制度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业内人士对广州本田的这次“准召回”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国内汽车制造商应该认识到实行汽车召回制度是大势所趋。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要想赢得市场,就得尽快遵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
广州本田的做法是对国内汽车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一次检验。据介绍,自广州本田通过媒体公布了对用户车辆进行免费检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消息后,消费者的反应并不像预计的那样强烈,他们大多通过服务热线电话咨询相关问题,并对广州本田的这一做法表示理解。事实证明,国内汽车消费者是相当理性、成熟的。
专家认为,汽车在设计定型和投放市场时,难于事先杜绝质量安全隐患,所以要靠完整的技术法规体系来保证厂家“知错必纠”,以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我国实施汽车召回制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近年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先后引入了品牌专卖的销售制度,并建立了详细的用户资料库,先进的技术设备已经可以对相关零部件进行严格检测,这都为实施汽车召回打下了基础。
专家建议,加快召回制度有关法规制订的步伐。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先在一定范围内让汽车厂商自行制定召回的标准,再逐渐加大管理力度,最终使召回制度成为所有汽车厂商严格遵循的法律规则。(完)
新闻背景:汽车召回制度
缺陷车辆召回制度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的政府依法对机动车辆实施管理的制度之一。
“召回”就是通过发布公告等公开方式,对已经投放市场并存在产品缺陷的车辆,由厂家指定汽车维修站进行免费检测维修。生产厂家必须事先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由政府监督实施,以消除事故隐患。厂家还有义务让用户及时了解有关情况。目前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有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汽车召回制度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律师拉尔夫发起运动,呼吁国会建立汽车安全法规。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国会制定了《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法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公开发布汽车召回的信息,必须将情况通报给用户和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免费修理。1969年5月,美国媒体抨击欧洲和日本车商私自召回缺陷车进行修理。同年6月1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了这个消息后,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一场关于缺陷车辆如何处理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修理缺陷车需要不需要公布。同年8月,日本运输省修改了《机动车形式制定规则》,增加了“汽车制造商应承担在召回有缺陷车时公之于众的义务”的内容。
实施汽车召回制度的国家都制定有严格的相关法律条文,并设立专门机构接受汽车厂家的召回申请,对召回申请进行调查和确认。美国负责这一事务的机构是公路交通管理局,日本是运输省。实施召回制度的国家均规定,一旦厂家没有按法律规定主动进行召回,主管机构将依法强制其实施召回,并给予严厉处罚。(完)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