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尔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锦亚先生的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06日 16:38  新浪汽车

  我非常荣幸的被中国汽车报以及汽车杂志、汽车星空网邀请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外国公司眼中的中国机会”,我对大家非常诚实、坦诚的讲,在中国我们有非常大的机会。但是要获取这个机会,我们必须要有智慧,要有耐心,要正直,要有正确的策略,才能够实现这个机会。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德尔福在中国的做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中国是非常有机会的市场。德尔福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汽车集团,我们1999年2月成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德尔福目前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的排名当中位居142位,我们全球有19万员工,我们去年2001年的销售总额是261亿美元。差不多全球有名的汽车整车公司都是我们德尔福的客户,这一页上面仅仅是一部分,不是全部。每当我讲这页的时候我就非常自豪。

  难以想象,八年前我们在中国只有9名员工,当时的客户只有两家,一个是一汽大众,一个是上海大众。我们当时为什么到中国呢?因为我们是跟着我们的客户走的。如果今天看我们在中国的客户,我们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金杯、神龙,客户的单子可以讲好久。我们现在在中国有11家企业,刚才大家谈到科研的能力,我们德尔福在中国也有科研的实力。同时,我们在中国有7000名雇员,对这个我也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以他们为骄傲,他们是中国最好的雇员。目前,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4亿美元。现在在中国的销售额也要超过5亿美元了。

  现在我们不再说是跟着客户来了,因为我们现在的责任在中国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我们现在在中国已经能够做相当多的零部件。这页是德尔福在中国的销售进程,我相信几个整车企业,象大众、通用、菲亚特他们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告诉大家他们做得非常成功,同样我在这里也告诉大家我们德尔福在中国做得非常成功。

  95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是2000万美元的销售,到2001年我们已经超过5亿美元的销售额。在过去的七年中的成长是25、26倍。今天早晨我跟中国投资公司的董事长胡乃新女士,他们从上海飞过来,在路上他们谈到为什么我们成长这么快。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说我认为德尔福在中国成长这么快。五六年前我们说我们在中国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其实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我们要保持我们作为中国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我们在中国的主导原则第一是要长期发展,这是从我们最高领导一直到在中国的领导,是几届领导一直贯彻的方针。第二,我们认为一定要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第三,要本地化。

  我们说国产化不是本地化,含义不仅仅是说原材料或者产品等物质方面的本地化,我们还强调人的本地化、管理的本地化,我们认为这个更重要。包括一些领导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认为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将会完全由中国雇员来全面的进行运作。另外,我们还认为全球化对于我们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讲全球化,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不是说回到以前,说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说中国是中土大国,也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全球化的意思是世界向中国敞开大门,中国也向世界敞开大门。前几天我在韩国看到一个报道,说在未来的七年之内,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生产国,将会全面的超出韩国。我个人也认为,中国会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生产基地。我们为多家汽车整车厂供货,并且我们的供货是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的。同时,作为德尔福来讲,我们要进入这个新的市场不仅仅是汽车市场,比如说我们要进入家电产业、进入计算机产业。

  德尔福为什么在华做得比较好?有几点因素比较重要。第一个,我们觉得要有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持,同时要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需要有非常优秀的员工。这些因素对能够在中国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接着谈一下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第二点,因为国产化的指标取消,这样的话,会使得整车企业在进口还是本地采购时做出抉择。

  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在质量、技术、服务以及供货方面做得更好,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也就是整车企业,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同时也认为,整车企业也要帮助零部件企业,我们作为零部件厂商也面对着经济规模不足、成本下降的压力等等。所以,整车企业也应该和零部件企业一起支持我们。不是说在这里批评整车企业,通用做得是相当好的。

  六年前我当时还在通用汽车帮助上汽集团谈判的时候,谈到当时零部件的价格是CI价加上42%的关税,这才是它的价格,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已经不受关税等等各方面的保护了。所以,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必须快速的反映,对市场、对技术做出反映,不然的话它会马上被这个市场所淘汰。我们德尔福对中国加入WTO的对策,我们的立场是这样,第一,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已经有准备来面对这些挑战;第二,进入WTO以后,给象德尔福这样的国际性的公司,他们有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考虑在中国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这样的话会更灵活的做出决定;第三,德尔福也在组织结构和在中国的布局上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使得我们能够面对WTO的挑战。

  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其实目前中国在物流、材料的运输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挑战的,比如说从加利福尼亚把一个集装箱运到上海,还有一个是从上海把一个集装箱运到白城,从地理距离来讲加利福尼亚比上海要远得多,但是从费用上讲,从上海到白城花的钱比从加利福尼亚到上海花的钱要多。当然我们知道,海运和陆路运输的价格有不同的地方,但是象类似这种方面的事情有很多地方中国要进一步的进行改善。我们的目标是要继续加强我们的质量、技术、服务,来为我们的客户服务。

  最后,我想讲一下德尔福对中国的希望,几年前外经贸部曾经邀请德尔福在内的外国大公司到海南,听取这些大公司的意见,说如果你们要在中国更长期的发展,继续加大投资,你们希望政府做一些什么事情?首先,中国应该建立起一个更透明化的市场机制和法律环境;另外,一些控股公司应该被允许做一些企业内部的财务划拨,以及能够进行贸易,我们希望有更宽松的外汇管理机制。还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亚洲的文化在一定的角度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从德尔福来讲,我们获得成功,我想我们进入中国比较早是有帮助的,因为比较早,所以我们有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也愿意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中国。

  有一点希望中国政府将来改进的是,有很多大的公司在考虑地区总部的设置,其实中国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地方,大家都在看,因为它非常有条件成为这些大公司的地区总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流动,比如说外国人要到中国来,他需要三五天甚至一个星期才能拿到签证进来,这点从业务经营上来讲是非常不方便的。象类似这种小的问题,我知道中国政府也正在采取一些方案和措施,这是我们的希望。

  谢谢大家。

  提问:现在中国的企业非常多,在WTO以后,中国的企业肯定有一个非常大的整合,有很多跨国公司正在积极的准备购并企业增强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实力,德尔福是怎么做的?另外,在这次北京国际车展上,有个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专业理念,是专业维修,希望在中国建立1000家专业维修店,德尔福也推出了自己的售后品牌,是怎么样在中国市场上增强售后服务的?

  陈锦亚:非常好的问题,德尔福多年之前,当时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全面成熟发展起来之前,我们就有这个决心和信心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做得非常成功。同样,对未来这个市场,我们也有自己的对策和策略,能够使我们继续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未来的几年里让我们的销售量翻番。

  另外,从德尔福来讲,我们认为品牌、质量、服务对我们的成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会继续在中国市场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来看待这些机会,一旦这个市场有这个机会,我们会抓住机会,不会满足于现状,我们会继续的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提问:陈博士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目前在国内机制相当灵活,而且成本上具有非常优势的零部件企业?第二个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您觉得中国的零部件厂商和在日本的零部件厂商、台湾的零部件厂商有什么区别,他们是非常具有优势的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国的零部件厂商具有哪些优势?

  陈锦亚: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过去20年,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非常快,我认为他们在未来这些年里会更迅速的发展。民营企业有非常灵活的政策,他们的经营非常灵活,这是非常好的优点,但是从我对他们的观察来讲,我认为他们应该在下面的三点里做进一步的提高。第一,他们应该不仅仅把自己看成中国的民营小企业,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观点,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如果我说错的话请你们纠正我。第二,现在民营企业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可能有50%以上的民营企业还是家族式的企业,家族式的经营到一定的程度的话,会有一定的问题。第三,不管是民营企业也好,国营企业也好,外资企业也好,都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跟周边一些国家比较,回到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台湾的人力成本要比中国高,如果中国跟日本比的话,我们目前的成本是日本的1/30。在亚太许多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都有德尔福的企业,我是一个中国人,总会有一些中国人的眼光,我觉得中国人跟这些地方比的话有相当大的优势,就是中国人非常聪明、非常能干。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