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工商局机动车市场分局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轿车销量达到了32070辆,相比去年同期数量增加了42%。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买得起车的人却按兵不动。汽车市场这么火,他们为什么不买车?以下三位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各有各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妨听听。
被访人佟蕾:买车不如打车
职业:某网站部门经理
月收入:4000元
佟小姐快人快语,一上来就算了笔经济账,她家住在国展,单位在燕莎附近,每天上班打车往返只需20元,每个月550元钱就可以解决上下班的所有费用。“如果买车,这简直不可能!现在油价又涨了,而且养路费,保险,停车费……加起来远不止550元钱。”
佟小姐18岁就有了车本,平日里出去玩都租车开,她是今日新概念的会员,车开得很棒。她之所以到现在还没起买车的念头,直接原因是买车与打车的性价比问题。
被访人艾聪:买车不省心
职业:某周刊主编
月收入:6000元
艾聪事业有成,每个月固定收入不少于6000元。以他的经济实力,买辆车没问题,可他至今仍无买车的打算。按他的理由说来有三:首先北京的交通状况实在令人不满意,除了南二环、三环,城里几乎没有不堵车的地儿,不夸张地说,有的地方开车甚至不如骑车快。其次,北京的车位也少得可怜。“我的同事陪老婆星期天去商场买东西,没有车位只能停在距离商场200米以外的路边,结果俩人大包小包走得呼哧带喘,瞅着真受罪。”第三,自己的家和单位都在三环上,公交车很方便。如果买车,车子的露宿问题又要费工夫捉摸。放在外头怕磕怕碰,存在家属区又惹人烦。真是不省心!这位同志有钱也不买车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和交通状况不近人意,相信随着交通状况的好转和相关设施的建设,他的钱袋不难打开。
被访人本文作者
国内汽车市场远未成熟
尽管目前汽车的价格已经扶摇直下,但是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体现在技术、车辆、管理、服务、人的交通法规意识等各个方面。
技术和管理暂且不论,就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汽车价格、贷款、服务说起:最明显的一点依然是价格,德国的一辆奔驰200价格为4.45万马克(按现行汇率不到17万人民币)!而在国内,这样的价格只能买一辆捷达王。朋友和我一样25岁的年纪,到了美国波士顿后一年就买了一辆宝马318,不是她挣了大钱,而是这辆车折合人民币不到16万元!(宝马318是我最喜欢的一款轿车,现在我只有想的份儿)。
提到价格,就不能不提付款方式。我的初中同桌赴德国定居,他先是花8500马克(也就2万多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Polo,车子性能实际比他想的好得多。上个月他女朋友打算和他贷款买一辆新的宝马325,在德国购车基本以分期付款为主,还贷期要比我们长的多。买一般的车首付之外,每月一般只需再支付几百马克费用,(德国老百姓的每月的净收入在2500至3000马克之间)而且手续简便,方式灵活。
相比之下,在国内贷款买辆车,我们要向银行或汽车财务公司递交包括各种证件和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在内的十多份文件,“一个都不能少”。所有的手续都齐备了,银行或汽车财务公司还要花上几天时间对购车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做一番更详细的调查,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单是这些调查,我真看不出哪点是在鼓励我们买车。
在欧洲,奔驰、宝马的确已经进入平民阶层,许多车里面见不到国内必选的真皮座椅和自动恒温空调。作为个性化消费品的轿车,欧美的消费者可以自己决定颜色和一些配件。而个性化消费在国内还远未形成潮流。
在国内,很多买车的人都是为了出游方便,但自驾车远游的烦恼也接踵而至:出了北京的地界,我们担心乱收费,担心受歧视,担心碰上罚款任务没完成的警察,担心高速公路上找不到厕所,更担心车坏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这些恰恰是我们与国外悬殊的服务差距所在。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公路分为联邦公路、州属公路和城市道路,其中联邦公路和州属公路全部为高速公路。巨大的公路网彻底使偏远地区这一概念成为历史,而遍布全国各地的强大救援服务网则是公路交通有力的保障。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个电话,救援车便会迅速到达你的面前,而车主每年只需支出100多马克的会费。在德国的高速公路跑长途,你不用因为错过一个服务站而烦恼,因为各种服务设施间隔紧密,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其中有和我们类似的服务站,提供加油、可口的饭菜,而且很便宜;也有只提供厕所的停车场。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各种形式的歧视外国人的行为是犯法,出了交通事故,德国人没有吵得脸红脖子粗的现象发生,公事公办,看不到国内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景。
买车不是买菜,与其头脑发热去消费,不如用点理性再等等。(晨报记者 刘葳漪)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