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老水牛慢腾腾地拉着一辆奔驰轿车,在繁华的街市缓缓前行,随之一声令下,锤起棒落,轿车面目全非。这个具有传统式幽默和现代化豪情的“砸车”创意一出,举世哗然。
价值百万的轿车竟遭此厄运,责难声立即四起。可都说顾客是上帝,“上帝”连发怒都不许吗?怎样发怒,“上帝”也不能做主吗?其实,“砸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笔者是教师,曾亲见一学生把新购的不出油的圆珠笔当众折断再踏上一只脚。只因其 价值为“奔驰”的百万分之一,这布衣之怒就无人关注,也无所谓是非。
砸“奔驰”则不同,一砸就声震天下。报刊有文,荧屏有影,电台有声。不但双方“说法”立刻天下周知,各路律师也纷纷站出来讲法,笔杆子们更是文思泉涌。可笔者却觉得这是在上演一出《三岔口》,你批的正是我要的。砸车是过激行为吗?车主恰恰认为不过激不足以引起轰动;涉嫌侵害“奔驰”名誉吗?车主抓的就是其惜名如命的要害;不利于取证索赔吗?砸车却独不砸证据,可见赚了吆喝却并不想赔本;一砸事情就会复杂化吗?车主就是要让事情复杂化。这些看似直指要害的批评,不但于车主毫发无损,人家反倒因有这些“配合”而演出得更加精彩。
非难者一致主张车主应文质彬彬照章索赔,殊不知正是因为此路不通才“曲线救车”。来去北京,千里迢迢,反复修车车依旧,要求退车车不退,找到“消协”不受理,依法取证无权威,保修期过期不修,又有先例深知“状告奔驰公司有多难”。皱眉多日方计上心来:非砸车无以救车。否则这损失百万的苦果大概只有咽下肚去了事。
砸车是怪招,可是怪不在砸,怪就怪在一些本该迎刃而解的问题,不经复杂化就解决不了。这是车主在砸车之前经过实践证实了的。这一招数大概也是耳闻目睹了现实中的无数事例后才悟出来的。比如一些农村乱摊派,事实俱在铁证如山,可你举报上访投诉,乡级、县级、市级、省级,经年累月,鞋底磨穿,嘴皮说破,精力耗尽,往往石沉大海,说不定还会受到打击报复。可是只要因此惹出人命官司,上了电视报纸,立即受到“高度重视”,久拖不决的问题不出三五日就解决了。
于是一些人摸着了规律:要想吃糖先打滚,只有用某种怪招“砸”响新闻媒体这面响彻四方的大鼓,再难解决的问题也会迅速公正地得到解决。如不在深察这类怪现象存在的根源、寻找彻底解决的途径上做文章,而是就事论事,那么,比“砸车”更绝的怪招也会层出不穷,新闻将更有看头。君不见,如今一些地方事故频仍,伤亡不断,新闻迭出,以致“百姓不幸媒体幸”,大都缘于此。(孙立先)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