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事件
一、三菱帕杰罗事件:中国加强进口汽车管理主动性
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因刹车失灵、刹车漏油等原因事故不断,连续遭到中国消费者投诉。
2月8日,国检局正式发布第三号公告,宣布停止对三菱帕杰罗V31、V33的进口,并宣布凡未经检修并更换改进设计的制动油管的日本三菱帕杰罗越野车暂停使用,并“吊销了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禁止其进口中国”。这是我国首次吊销存在质量问题的国外汽车的进口许可证,意味着中国在进口汽车管理上的主动性加强。
二、奇瑞投奔上汽:“招安”成为“转正”的终南捷径
当华晨、悦达、英格尔和吉利还在为新产品上“公告”的事情饱受煎熬、费尽心机时,奇瑞通过出售25%的股份1月份加入上汽集团,2月份取得国家目录,3月产销全面启动,和以前的难兄难弟挥手说再见了。到了10月份,奇瑞历史性地突破了产销2万辆大关,利润2亿元。
被“正规军”“招安”似乎成为“地方军”、“杂牌军”的出路之一,而奇瑞的市场表现证明,在目前国家仍以“公告”制作为管理企业和产品制度的情况下,并入上汽以解决汽车“农转非”户口的问题,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对于奇瑞、柳州五菱、江苏仪征等的被“招安”,虽然议论纷纭,而且事实上问题颇多,但正表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尴尬现状。
三、中国对日征收特别关税:进口车变局开演
4月,日本对中国农产品采取高关税制度,中日贸易战从4月23日零时正式爆发。6月2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机、空气调节器加征税率为100%的特别关税,加征特别关税的商品涉及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号列共60个,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客运车辆等。此后,中国车市迅速发生变化,因为定单通常以三个月为期,所以大量日本车积压在天津、大连、广州等六大进口城市的保税区,而新的定单被迅速取消,没有人愿意购买增加了100%特别关税的昂贵的日本车。
现在,欧美车和合资车正在填补日本车被迫撤出留下的市场空隙。五个月来,不少日本进口车的经销商已经改为经销国产车。
四、“目录”改革成公告:车辆产品管理靠向国际规则
今年5月底,国家经贸委正式对《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和《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目录》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并发布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一批)《公告》,公布了224种产品,其中汽车产品205种,摩托车产品19种。从而使得自1984年以来推行的《目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形式认证制度问题仍然很多,实效有限,但是开始了中国在车辆产品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法制化管理制度的努力。
五、“十五”规划出台:汽车要走入家庭
国家经贸委6月25日发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型轿车的几项指标:排量在1.3升以下,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售价在8万元左右,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规划要求坚决取缔一些地方出台的地区保护政策等不合理规定,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扩大私人购车市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
《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内容当然很多,方向是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实在的信息莫过于重点发展8万元经济型轿车和将出台利好的汽车消费政策,而这两者的目的,就是汽车要走入家庭,拉动整个经济需求。
六、化油器类轿车禁售:环保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发展方向
所有的化油器类轿车和5座客车,及部分未达到环保标准的电喷车,从9月1日起将被禁止销售。禁售名单所列车型多达187款,其中包括人们熟悉的富康DC7161EL、红旗CA7300EL、桑塔纳SVW7100ED、夏利TJ7100等车种。凡违反此规定的单位,有关部门将依据《大气法》和《质量法》予以处罚。
9月份前,很多地方掀起购买化油器车的最后狂潮。尽管如此,从制度上鼓励环保,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一种必须方向。
七、福厦重组:政府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10月9日,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受让厦门汽车17%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福汽是老牌国企,厦汽是上市公司,二者在体制、企业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而厦汽的有关人士认为,这不是上市公司的做法,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笑话,福汽干预厦汽配股预案严重,侵犯了股东的权益。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次福厦汽车联合重组是强权式的“政府干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只是福汽通过重组,利用厦汽来达到融资的目的。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辽宁以“金杯”汽车为龙头,重组省内汽车业;安徽以“安凯汽车”为龙头,实施全省汽车工业重组等与福厦汽车联合重组案如出一辙。但省府的良好愿望是一回事,重组成功与否却是另一回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往往出现的结果恰恰是“好心干坏事”。
八、吉利上公告:汽车产业政策悄然松动
11月9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第六批汽车产品公告,吉利JL6360型轻型客车榜上有名。尽管南亚汽车两款派里奥和南京-菲亚特也是“新晋”,但对于民营企业的吉利和国企跃进集团下的南亚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吉利一直想拿到“准生证”,但在整个产业政策没有任何松动的时候,吉利只能绕开红灯——吉利已经和江南机器厂开始合资。现在,尽管吉利拿到的只是“6”字头的轻客,但显然清晰地传出了一个信号:汽车产业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了。
九、上海汉诺威车展:跨国公司操作中国车展
虽然经过种种波折,上海汉诺威国际车展已确定12月10日-16日举行了。全新的高标准国际展厅,奔驰、宝马、大众、菲亚特等国际汽车巨头荟萃,很多车直接从法兰克福车展和日本东京车展上运来。上海汉诺威国际车展成为今年中国最大的一次汽车盛会。
高水准的汽车当然是一个因素。但另一个主要因素是,这是汉诺威(中国)公司承办的展览,而整个展出的服务水准将与国际水平衔接,跨国公司首次在华操作如此大的车展,其开创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汽车会展业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十、中国入世:进口轿车关税五年后降到25%
11月10日,中国签署入世协议;12月11日,中国将正式成为WTO成员,公布各行业承诺,有关关税新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
汽车业将要发生的变化其实已经很明朗了,各汽车老总忙着部署应对WTO。我们早就已经看到中国入世后的逐步放开汽车进口时间表:2006年7月1日,进口小轿车的关税将由目前的70-80%降到25%,并取消进口许可证制度。关税是一个缓降的过程,有专家计算,由于进口汽车价格构成复杂,即使到2006年之后,进口汽车的价格也只是下降20-30%。
十大现象
一、车行多过米铺
我们没有去具体统计过广州有多少车商,北京又有多少车商。广州的车商们有些扎堆了,有些独立着,使广州正呈现一种无处不车商的局面。北京的情况也差不多,亚运村、北方、中联几大交易市场和超过300家专卖店星罗棋布。车行比米铺多了许多却是无庸置疑的,看来买车的和卖车的人确实不少。
二、新车频繁下线
和车行蓬勃之势相对应的是新车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刚上了趟洗手间,又冒出了几辆不认识的车。”
2001年被称为“中国家庭轿车元年”,从最初的赛欧、夏利2000上市销售,到奇瑞、英格尔、羚羊,再到前不久刚刚下线的宝来、毕加索,直到一定要赶在岁末与消费者见个面的波罗、帕里奥、奥德赛。一年的时间里,有近20款各具特色的新车型横空出世,在中国呈前无古人之势,令人眼花缭乱。
三、车价没有规矩
今年车市有点乱,车价没有规矩,降价没效果,新品销售一般。广本、奥迪A6、风神2号长期炒着卖,加价0.5-1.5万元,连夏利2000都有一段时间加价2000大洋。帕萨特1.8则有一段时间被经销商压价出售。富康、悦达起亚普莱特、夏利、吉利等纷纷降价,有的甚至一降万元,但刺激车市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MPV渐成潮流
没有人想到,2001年的MPV(多功能厢式车)竟然火了一把。而在此之前,业内纷纷认为,在欧美国家作为第二辆车的MPV、SUV、RV,在国内轿车市场的目前状况下难以被消化,因为国内大多数家庭还没有解决第一辆车。
但事实总是较难臆测,因为MPV将很多轿车的功能覆盖,MPV已经渐成潮流,各品牌屈指数来已经超过10种,普利马的“5座+2座,工作+生活”在主要的电视台叫得分外响亮。
五、“零企业”继续生存
中国的汽车企业之多也许是世界之最,据说有人还评过“中国汽车企业100强”,而整个世界都只剩那么几个汽车巨头了。据确切统计,2000年国家《目录》内企业有13家产量为零,另有13家产量不足100台,这100台可能主要还是自己用。一些一年几乎不造一辆汽车的工厂也堂而皇之地称为汽车厂。
在2001年,“零企业”继续生存,有些“零企业”领导竟然感觉还挺好。
六、买车容易用车难
对很多人来说买辆车并不是难事,但用车就有点费事。广州市统计局提供的信息表明,广州私车拥有量1990年为842辆,2001年上半年就已经超过23万辆,年均增幅达1.75倍。尽管如此,调查显示很多买得起车的人一直不买,原因就是“用车难”。
且不说各种拉拉杂杂的费用一年要2万来块钱,停车就能把人急死。我一个朋友在广州约了人在一家酒楼吃饭,找了十多分钟才在几百米外找到停车场,再走到酒楼时已耗掉了半个小时。
广州当然也急了,号称要在2010年前建成51万个停车位。
七、持币待购就是不购
持币待购去年就很明显了,今年9月份以后更是使车市如遭霜冻,搞得厂家、经销商无可奈何。
等政策、等价格、等品牌,是今年构成全国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三个基本原因。
八、车展每周都有
今年的车展可真是热闹,大大小小的车展有50多个,每个星期都有地方在办车展,但让人记住的却不多。广州的一次“国际车展”竟然只有金杯和云雀两个品牌参展,而且还是经销商搞的。我的很多热爱汽车的朋友已经不去看车展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想看车的时候,就找一个五星级酒店,或者站在公路上的人行天桥——他们说那里看到的靓车比车展多。
九、汽车信贷叫好不叫座
银行保险今年在车市出奇地活跃,几乎所有的汽车交易市场都可以看到银行、保险公司的身影,广州9月底一次“国际汽车展”上,招商银行推出的“汽车信贷”甚至抢去了汽车参展商的风头。
与银行的“车贷”热情相对应的是,买车人对“车贷”的热情似乎并不高。今年10月的有关调查表明,只有5%的买车人办理了购车贷款;31%的人表示观望,29%的人因手续繁多而放弃贷款;其余35%的人表示,宁愿辛苦攒钱一次性付清,也不会贷款买车。
十、“杂牌军”、“地方军”频频被招安
悦达投奔东风成为2001年末的汽车界大事之一,“杂牌军”、“地方军”频频被招安也成为今年的重要话题。奇瑞汽车为讨一张“出生证”(产品目录)而“委身”上汽;五菱汽车要靠上汽集团去向政府拿“准生证”。2001年似乎成了汽车“招安年”,“地方军”、“杂牌军”纷纷倒向“正规军”的怀抱。但业界认为,这样的“重大资产重组”除了捆绑一堆附庸,难有实质意义。(龙原)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