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四川青年报08月27日讯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买车的和卖车的相互较起劲来:你不降价,我就不买车;而你不买车,达不到经济规模,就降不了价。然而,你细想想,在这场对峙中,对买车人来说,反正几十年也过来了,再多三月半年不买车也无所谓,反正习惯了。可是,对汽车厂家来说,一周半月不卖车,扛得住吗所以,汽车厂家与其总抱怨“消费者持币观望”,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在如何降低车价方面多下功夫呢?
降价的根本在于降低生产成本
造成国内轿车高价的直接原因在于居高不下的制造成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降低成本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奇瑞轿车为什么能把达到中级轿车配置的车价定位在令人难以置信的8.8万元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①中国人拥有奇瑞的知识产权,不用给外国人交“租”;②强有力的投资控制体系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事实上,奇瑞建成仅花费17.52亿元人民币,是国内其它中级车项目投资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投资减少了,分摊到每台车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车价自然就便宜了;③财务费用低,奇瑞从建厂到现在,仍是用自有资金,没有一分钱贷款,没有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自然也就没有“转嫁”到消费者头上;④采购成本低于国内其它中级轿车10%左右,奇瑞采取全球采购,实行“阳光合同”,没有送礼、收回扣现象,零部件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⑤管理水平高,员工数目很少,到现在,工厂共有员工约2200人,其中只有800名正式员工,且没有退休人员。另外,大量进行国内外专家互访,节省了很大部分研发费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奇瑞的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而且把节省下来的成本完全奉献给消费者,自然就吸引了大量的买主。
再如:重庆长安集团在对过去成败得失的分析中发现:车子不好销除了产品不对路的原因,还有价格不为消费者接受。要突破消费瓶颈,自然要加大市场推销力度,加快产品开发,但首先要降低成本,把车价降下来。首先,他们建全了12项大的成本管理制度,修订了6大类定额,完成了近千余份岗位经济责任,实行成本否决,全公司成本较上年下降了4.5亿元。在保持低价位的前提下,他们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仅一年内就进行两次成功的碰撞试验。产品成本降低了,就让利于消费者,他们的一辆面包车比别人的双排座售价还低。这样反过来又扩大了企业销售量,增大了企业赢利。无疑,这是一种双赢战略,而死守高价,宁可不生产也不让消费者受益,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解铃还需系铃人
奇瑞和长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降价,才能使降低成本对企业变得迫切,才会使全体职工有危机感、紧迫感,才能促使企业加强管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但在另一方面,在国内很多汽车厂一时半会儿还无力降低单车成本时,特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首先拿出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在价外的税费环节上想办法,把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下来,让购车者得到实惠,启动消费市场,才能真正解开“降价”的死结。(青年报记者吴伟)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