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在产业做大后实施“老板工程”,决定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吉利”车的出现,为中国的轿车企业增添了新的经济成分,在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之外,又有了民营企业。去年,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融荣、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调研组相继去吉利集团考察。
浙江台州是中国股份制的发源地,吉利集团把“老板工程”作为集团发展的全新动力。所谓“老板工程”,主要包含两层内容:请资金持有者加盟“吉利”,与“吉利”合伙创办子公司分厂,让有“财”人成为“老板”;请有“才”但缺“财”的人加盟“吉利”,成为“吉利”管理人员,靠自己的才华成为“老板”。“老板工程”,使有钱的投资者和无钱有才的管理人才纷纷前来加盟,吉利集团的产业由装饰材料一业为主,迅速向装饰材料、摩托车、汽车、农用车、教育多业拓展,在新建的分厂、分公司中,吉利集团有的是全资投入,有的是控股、参股。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型经济集团。
在“老板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以眼前效益的最大化为唯一追求,产品的质量意识,管理的科学态度,合作的平等意识均被弱化,与此相伴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企业家族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成为吉利集团发展、壮大的障碍。
如何实施与优化“老板工程”的长远战略,是摆在吉利人面前的大课题。对“老板”的选择,应该强调“四化”要求,即知识化、年轻化、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对已经加盟的“老板”,凡达不到“四化”要求的,必须调整,并采取派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参与管理的办法,使分厂、分公司等各部门置于大集团的规范化管理之中。
然而,也有个别“老板”对集团决策的新思路不以为然,因为新思路的推行必将调整原有的管理格局。于是一场改革与反改革、新机制与旧机制的矛盾因此趋于公开化。
在吉利集团现有的老板群中,个别“老板”由于自身文化和阅历的限制,管理上满足于近亲繁衍的现状,观念上认为谁投资谁就有经营权。因此,对吉利集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搞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难以理解,并持抵触情绪。个别“老板”甚至视集团派经营管理人员为“夺权”,以下令车间停工为要挟。个别老板的行为虽然遭到了吉利集团管理群及全体员工的反对,但在社会上却产生了负面效应。
所幸的是,“吉利”决策层的新思路已经被“吉利”的管理层,包括投资者所接受。在举行万辆轿车下线的时候,吉利集团全额投资兴建的宁波美日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其管理层已完全按照“吉利”决策层的新思路运行。此外,吉利集团独资兴办的两所民办高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和北京吉利大学也开始按照决策层的新思路为“吉利”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在经历了改革的新阵痛之后,“吉利”将会产下更多的“世纪婴儿”。(李书福)
所属专题:新款经济型轿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