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6月初,浙江吉利集团生产的经济型轿车———吉利轿车参加了盛况空前的北京第六届国际车展。尽管它被陈列在零部件展馆里,不能与国际国内主流车商的展品比肩、谋面,但许多观众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不管妍媸美丑,一定要亲眼看看。 这以后,随着吉利轿车在一些地方扩大销售,随着吉利轿车的一次次公开降价,社会上对吉利轿车的议论慢慢多起来了:吉利轿车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该发给“出生证”;吉利外形是对夏利轿车的抄袭,纯粹是“模仿秀”;经济型轿车不可能只卖三五万元,乘吉利轿车没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已经低价的吉利轿车不该一再降价…… 那么,该如何从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吉利现象? 民间投资是好事 其实,吉利轿车不是“黑户口”、“超生游击队”,而是经过国家机械局和公安部核准的。 为什么在轿车市场供大于求,轿车生产能力接近1/2放空的情况下,吉利集团还要进入轿车行业?这是因为虽然一方面轿车厂开工严重不足,但是,另一方面老百姓却买不到经济适用型轿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生产摩托车起家的浙江吉利集团的决策者,既看到“入世”给轿车工业带来的巨大危机,又看到“入世”带来的无限商机,毅然投资汽车工业,挑战行业垄断,专门生产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决心在外国汽车大举进入中国之前占领一部分家庭轿车市场。这应该看作是民营企业参加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举措。 短短两年时间,吉利集团在未吃国家一口“奶”的情况下,“吉利·豪情”轿车从浙江临海走向全国,“吉利·美日”轿车也在浙江宁波经济开发区胜利下线,而且年生产能力15万辆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年产30万辆的生产线又通过了专家论证。这种速度,这种阵势,无疑会使国有和国有控股汽车企业产生恐惧、出现担心,担心有朝一日吉利轿车会抢了自己的“饭碗”。记者认为,这正是一种有益的鞭策和压力,能促使现在的主流汽车企业认真对待全行业的战略重组,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精简臃肿的运作机构,在满足老百姓不同需求上下真功夫……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即使“模仿”也无妨 看待吉利轿车的“模仿”,我们不能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国尚不具备轿车的自主开发能力,因而现在的三大主力型轿车———桑塔纳、捷达、富康,以及新出现的“四大名车”奥迪A6、上海别克、广州本田、帕萨特B5,它们通通是花钱买来外国的图纸、设备和技术,在中国土地上制造的。对要求一个刚成立两年的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出不带“模仿”痕迹的轿车恐怕不太现实。记者认为,在外国轿车品牌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吉利集团敢于站出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努力开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轿车品牌,这种精神值得称道。 价格低廉不是错 搭载天津丰田1.3升四缸电喷发动机的吉利轿车,售价才5.8万—6.58万元,比同类车便宜两三万元;装1.0升三缸化油器发动机的,售价只3.78万—4.56万元,也比同类车便宜一万多至两万多元。 吉利轿车价格低,关键在于成本低。例如,他们根据销售量建厂,刚开始的生产能力是一年2.5万辆,这就避免了一次投入几十亿或上百亿元,宁波厂15万辆规模才投资7亿多元,只及某些同规模厂的十几分之一,因而财务费用(利息支付)就少得多;对先进技术、设备,不搞全套引进,只选最主要的购买,新车型主要靠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一些技术成熟的车型进行改进,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他们的管理机构比较简单,本身负担不重,而且是一人多岗,采购员也是质量检验员、成本核算员,销售员又是售后服务员、公共关系员,降低了成本;他们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比较好,能够以低廉的价格采购到各种零部件,而且员工的工资又相对比较低。 这两年我国轿车市场冷清、平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收入不高而轿车价格太高,老百姓热切盼望轿车降价,而轿车生产厂家却说没有降价空间。现在,吉利轿车通过降低成本实现低价销售的事实,也许对主流轿车生产厂家是一个深刻触动,促使他们在深化改革、转变机制上狠下功夫,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轿车的性能价格比与国际接轨。果真如此,这应是吉利轿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贡献。 这些年来,经济理论界在讨论国企改革时,经常使用“鲇鱼效应”这个概念。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吉利轿车很可能就是一条生猛的“鲇鱼”。不管它未来的前景是否辉煌,至少眼下它的客观存在,已经使主流轿车厂家感到了压力。 中国汽车工业需要“鲇鱼”。善待“鲇鱼”吧,为了美好的明天! 人民日报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