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无形之手”“撬”动中国汽车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2月12日 09:37 新华通讯社
新华网 北京2月10日电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2000年恐怕是最值得回味的一年。这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入世前景的豁然明朗使得整个汽车行业再也无法回避终将与国际接轨的“无情”现实,更重要的是市场的风云变幻使每个汽车企业都充分领略了不按市场规律操作、不遵循经济规律就没有出路的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巨大魔力。
让汽车企业最感“切肤之痛”的大概莫过于价格。尽管你可能有一万个理由不降价,但假如消费者不买账、市场不认可,最终谁也扛不住。事实上,2000年国产汽车的价格轨迹,是经历了一个由年初的遮遮掩掩、小打小闹,到年终的大张旗鼓、大幅降价的由暗到明、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与其说是汽车企业有针对性的价格策略,倒不如说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
不过,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最应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件,并不是国产汽车价格的波动,也不是年末新车型的突击下线,而是一向“只进不出”的中国整车生产领域终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退出者:三江雷诺、北京北旅做了“吃螃蟹者”:既然玩儿整车生产不灵了,那么重新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发展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吗?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汽车行业能够依靠相对的行业垄断获得比较可观的垄断利润,从而使得汽车行业成了千军万马都要挤进的独木桥。“百家争鸣”也就成了中国汽车行业有别于国际汽车工业最明显的特征。不论实力大小、业绩如何,只要进入汽车生产领域就等于抱上了“铁饭碗”,即便是惨淡经营,也要苦苦支撑。退出机制的形成,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步。
刚刚进入新的世纪,人们又惊异地发现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汽车行业的联合重组终于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先是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通过B股上市、资产划拨方式三方共同合作,成为战略联盟,这是改变中国汽车工业传统格局的爆炸性新闻。随后,便是中国准轿车企业的重要代表-安徽奇瑞以资产划拨和股权转让的方式,与上汽集团实现了跨省市的联合重组。紧接着,又有传媒报道一汽、二汽的中型车部分正在酝酿联合的消息。
这一连串颇为出人意料的重组无疑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按照从前条块分割、区域色彩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路,始终处于微型车生产领域前列的柳州五菱,绝无理由“归属”于隶属其他省份的上海汽车集团。正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恰恰是由于柳州五菱一方的主动:五菱以现在的实力确实完全可以在中国的微车行业继续领跑,但关键是五菱的、技术、人才实力能不能保证今后的持续发展?立足企业今后发展的战略高度,就应该理解五菱与上汽、通用的携手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为充分利用上汽、通用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来达到走出西部、面向世界市场的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安徽奇瑞加盟上汽集团无疑也是出于利用上海汽车工业强大的技术开发、销售服务和零部件体系优势的一个明智之举,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减少无序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柳州五菱、安徽奇瑞与上汽公司的强强携手,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认识到,单打独斗是无法与“兵强马壮”国外跨国公司抗衡的,惟有联起手来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在今后与国外跨国公司在对等的竞争中杀出一片新的天地。这种在观念上与国际的接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市场经济大潮的洗涤与冲刷。
所属专题:
主编信箱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