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未见成绩 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再出

8月18日,国资委在京成立“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联盟由东风、长安等3家汽车企业联合中航、普天等主业非汽车的能源企业组成车,从产业链来发展新能源,甚至还将主导相关标准制定。

"央企电动车联盟"是联盟还是圈子

联盟这种东西一直都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为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种是为了形成垄断。“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8月18日刚刚正式成立,我们还不好断言它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但是如果仅仅看它的构成,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不是联盟,而更是一个圈子。

编者按

  • 探究结盟的目的、意义与影响
  • 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是汽车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成为全球每个国家共识。在“新能源热”不断升温的同时,“结盟热”正在涌现:从美国电动汽车联盟到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Top10(简称T10),再到8月18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成立的电动汽车联盟。是联盟发展还是少数利益团体垄断?掀起了业内的争议。

本期策划制作:赵焕

李荣融:将电动车产业联盟打造成开放性平台 更多>>

李荣融:将电动车产业联盟打造成开放性平台
李荣融:将电动车产业联盟打造成开放性平台

要积极促进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同时要搞好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联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可以进一步吸收国内外其他相关企业加入,扩大联盟对我国电动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苗圩:建立产业联盟是新能源车发展重要途径 更多>>

苗圩:建立产业联盟是新能源车发展重要途径
苗圩:建立产业联盟是新能源车发展重要途径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参加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十六家企业包括了整车、动力电池、电子器件以及石油能源等供应企业,联盟的成立必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加快我国汽车工业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示范和促进作用。

重点解读:联盟中的央企都有什么好处

标准制定:首先他们所制定的标准很有可能成为全行业标准,其他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和遵守。

资金投入:他们将享有由中央财政牵头的在新能源领域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投入。

东风: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更多>>

东风汽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东风汽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东风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东风汽车将积极参与结盟。8月12日,东风汽车集团抢先发布了酝酿已久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提出未来5年东风公司将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长安徐留平:央企电动车联盟是一个紧密的组织 更多>>

徐留平:央企电动车联盟是一个紧密的组织
徐留平:央企电动车联盟是一个紧密的组织

我觉得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是个紧密的联盟,它可以把整个产业链串起来,包括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和后面的网络服务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知识产权归开发者所有,联盟内的企业主要是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形成比较稳固的关系。

未进入联盟的企业是为啥没进去?

论规模,销售排名前十位的地方国企如上汽、北汽、广汽等未能进入联盟;

论技术,已与大众、戴姆勒签约合作电池技术的民营企业比亚迪被排除在外。

上汽胡茂元:发展电动车不应该分央企民企 更多>>

上汽胡茂元:不分你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应该努力
上汽胡茂元:不分你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应该努力

胡茂元表示,中汽协此前已经组织了国内车企TOP10联合研究新能源车,作为中汽协会长,我认为不分你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只要是中国汽车企业,甚至是外资企业,都应该共同来为发展新能源车努力,我认为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

>比亚迪:成立电动汽车联盟是件好事 更多>>

比亚迪称成立电动汽车联盟是件好事
比亚迪称成立电动汽车联盟是件好事

比亚迪汽车王传福表示,由央企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好事,因为依靠单个企业并不能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媒体热议

  • 《广州日报》汪云青:联盟还是圈子
  • 联盟这种东西一直都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为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种是为了形成垄断。“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8月18日刚刚正式成立,我们还不好断言它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但是如果仅仅看它的构成,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不是联盟,而更是一个圈子。16家成员单位,几乎都是部级、副部级的企业,联盟理事会,几乎就是个"部长俱乐部"。还是央企们在自设门槛,拉帮结派?
  • 《北京青年报》王澈:央企“宁有种乎”?
  • 两千多年前由中国农民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如果让民营车企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喊出来,肯定不是牛气冲云天,而是满含悲凉。然而,有的人如果也喊,会比他加个“更”字,他们应该是地方国企上汽、北汽、奇瑞的老总们了。

特约评论员观点

  • 关囡:圈子圈套?
  • 这真是个讲圈子的年代,搞个电动车也逃脱不了这个逻辑。你想干啥不重要,人家带不带你玩、让不让你在圈子里混才重要。民间广为流传一句话,“私企不如外企,外企不如国企,国企不如央企。”至此,才真的服气了。央企就是央企,这个超级大圈子,真是很exclusive(排他性)的。
  • 张昭虎:央企电联目的何在
  • 联盟是部分央企无法走出自主创新盈利模式的讨巧、要钱组织,国资委找一汽和东风,一则是为体现民族汽车大旗的号召作用,扶持体系内真正的自主品牌,二则也是帮一汽和东风在缺少外力支持的情况下,父母掏腰包帮大家,利用电动车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发展自主品牌。同为联盟外的北汽在央企联盟成立后,立刻宣布将与外企合作发展电动车,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直系和嫡系在资源上的区别。

质疑:电动车不怕结盟,怕政策壁垒

  • 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傅雪峰
  • 《手机》中,费墨老师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最怕的是什么,结盟。”为什么怕结盟?你们结盟了,必然会对盟外的不利。央企结盟,没参与拜把子的企业感到不安。领导之间会不会斗是另一回事儿,但电动车这事儿显然不光是一个技术活儿,还是一个需要领导画圈儿的政策活儿。要是纯技术活儿,这些民企根本不怕央企,从电动车技术本身来看,好一点的技术在民企手里,央企根本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东东。 央企一结盟,别的企业倒不是怕央企技术飞速进步,而把别人抛在后边,让他们神经紧张的是两个字“标准”。在结盟大会上,有关领导对联盟的工作提了几点要求,第一条中就提到,联盟要“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行业产品标准、认证制度、规范及服务标准等。”

力挺:央企电动车联盟无关所有制壁垒

  • 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张志勇
  • 不过,这种所谓的歧视并不真正存在。首先从该联盟成立的背景来看,国资委牵头这件事主要是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的背景,借此希望推动央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人质疑该联盟的体制壁垒,这并不是国资委所能解决的了的问题。因为国资委的权限所在,只能管理国家所有的企业,因此,加入该联盟的企业也只能是国有企业,而上汽、北汽等企业都是地方国有,并不属于国资委管辖范畴。而所谓的统一标准,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而已,也绝非最终的必须要达成的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毕竟不是国资委所决定的。而国资委作为央企的代表,统一央企的意见,集中反映央企的意志则是国资委的职责所在,无可厚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产业合作的问题。对于央企来说,国资委搭建这个桥梁有利而无害。

联盟或控制科研机构资金流向

  • 南方都市报:联盟或控制科研机构资金流向
  •  根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规划,1000亿的中央财政投资将被用于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核心零部件研发、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领域。同时,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未来消费者买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将减免征收。与此同时,以整合优势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为目标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也于上周在北京成立。16家央企是发起单位,而从联盟成员的初期构成来看,在汽车生产商方面,仅四大车企集团中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及长安集团以央企背景入选。部分目前民营新能源汽车企业及落榜的上汽集团均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每天怎样花掉962万9629块6毛2?

  • 特约评论员屠肆刀客:
  • 其一,即为预算支出,国资委此时出资,就有一个程序合法问题。其二,国资委相对于“中电盟”是一个什么角色?其三、这个联盟是大大联合,还是强强联合?其四,每天近千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效率究竟如何?这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对这16家国有企业来说,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办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效率?浓重的官本位色彩下,呜呼哀哉……其五,“中电盟”未来需要的资金投入将有多大?相关资料显示,“中电盟”属于非盈利性组织。一个每天需要投入近千万元的非营利性组织,这是不是也能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国资委这里好像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办的也不是自己的事!因为汽车产业好像既不是国资委的“条”,也算不上是国资委的“块”。

行业热议

  • 付于武:对联盟运作体制要求很高
  •  “跨行业的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对联盟的运行体制要求很高,以避免出现联而不合的局面”,中国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表示。必须在资本层面、在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用市场化的方式互相关联,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权力制衡机制。
  • 《新快报》联盟“利”字当头
  •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江湖上砍砍杀杀,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特约评论员观点

  • 程远:“央企联盟”真是中国电动车的出路吗?
  • 但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尽管同属“央企”,但是他们之间的利益争夺一直是相当激烈。谁能保证,每家企业都能让出自己的核心利益,把最好的资源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没有哪一项技术的突破,是由几家企业联合做成功的。彼此总是会保守机密,以求先期突破。
  • 蓝畔:电动车产业联盟前行之路不轻松
  • 电动车研发方面同样要坚持这个原则,既要以我为主,又要成果共享。联盟面临着“我”与“他”的关系问题。调研、研发、协调……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