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日系车企的宿命

http://auto.sina.com.cn  2014年01月23日 16:06  汽车商业评论  张嫣 字号:

  中日关系紧张将可能是长期的,日系车企如果想要维持现有地位,必须在本土化方面作更多努力

  ABR记者 张嫣

  按照官方对毛泽东“逢十大祭”的传统,在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前往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高规格纪念座谈会。

  有意无意,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选择了在此日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在钓鱼岛领土争端矛盾刚刚趋于缓和的今日,安倍的举动再次引发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

  但安倍在2014年1月8日晚参加富士电视台一档节目时表示,自己将不会顾及中韩等国的批评,参拜靖国神社系履行国家责任,“即使遭到批评,也会履行应尽的职责”。第二天在东京羽田机场接受媒体提问时,他还是表示现阶段对于今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无可奉告”。

  在中日历来的交往中,日本首相每次“拜鬼”,中国政府的反应都是“强烈谴责”——而今,媒体以及各界人士呼吁,要对日本采取一定措施。对于采取怎样的措施反击,有网络调查称,在一个多项选择题中,受访者最倾向于中国以“在钓鱼岛和其他争议问题上持续对日强硬”的措施反制日本,所占比例达到74.6%。其次是“对资助靖国神社的日本企业实施制裁”,67.7%的受访者选择此项。

  事实上,中国绝大部分民众对于哪家日本企业资助了靖国神社,哪家企业是“日本极右势力”并不甚了解,因此,每当中日矛盾激化时,首当其冲大受打击的则是日常所见的日本品牌汽车及家电产品,也因此,诸多日本品牌的车主在激化的矛盾中遭受损失。随后,人们不愿、不敢买日本车的情绪发酵,日本汽车企业在华遭受重创。

  梳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关系,可以用“一波三折”概括。引起波折的原因有二——一是钓鱼岛,二是靖国神社。在这种波折中,日本汽车企业近年来真切地感受到中日关系紧张为其带来的巨大损失。

  1972年9月25日,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时任副总理邓小平表示,钓鱼岛问题留待日后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主权争议”。

  似乎中日关系正在被修复,但日方始终并未真正“搁置钓鱼岛争议”。1978年,日本三大黑社会之一的住吉会的下属团体——日本青年社8名成员成功登岛,在钓鱼岛上建起一座高5.5米的灯塔。此后,日本青年社多则六七人,少则三五人,每年都会上岛给灯塔做维修保养工作。

  随后的1990年与1996年,中方都曾因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上维修新建灯塔等事宜引发保钓风潮。但在21世纪前,中日关系的紧张对日本汽车在华销量的影响甚小。

  2000年,中国汽车市场盘子还并不大——汽车产销量均刚刚突破200万辆。彼时的日本汽车企业的业务重心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加之网络尚未普及,民众对日的敌对情绪并未得以广泛传播与进一步激化。

  2001年至2005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5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并被称为建交后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2004年一项对中国民众的“对日亲近感”调查显示,有22.4%的受访者认为“很不亲近”;31.2%的受访者认为“不亲近”;35.5%认为“一般”。

  但此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中日民间经济领域的合作正进一步加深,出现了“政冷经热现象”。

  2005年2月9日,日本青年社把灯塔移交给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随即由海上保安厅派员登上钓鱼岛,设立管理标志,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时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民众反日情绪到达了一个顶峰。

  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中日政治关系不断紧张,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增加了8个百分点。2005年,日系车在华销量却遥遥领先,市占率为36%,是欧洲品牌的2倍左右,是美国品牌的3倍左右。

  小泉卸任后,继任者安倍晋三及福田康夫为中日关系的缓和,做出了诸多努力。

  2006年10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开始了“破冰之旅”,他打破了中日关系僵化的局面。

  2007年4月,时任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拟定了改善中日关系具体的行动计划。

  2007年12月,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应邀访华,在被称为“迎春之旅”的访问中,福田康夫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称,“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2008年5月,中国时任主席胡锦涛访日,“暖春之旅”近一步推动中日关系升温,6月,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这一期间,日本汽车企业在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时期。凯美瑞CR-V的销售奇迹以及东风日产的快速崛起都发生在这一阶段。可以说,这一时期成为日本汽车企业在华的“蜜月期”。但随后钓鱼岛引发的冲突开始影响日本车企的在华发展。

  2010年9月7日上午,因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引发了中日间的领土矛盾。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登上了钓鱼岛。随后中日双方开始了“登岛竞赛”,不时有各界人士登岛“宣誓主权”。

  这年9月,日本政府表示将“买下钓鱼岛”。“9·18”前,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到达了一个顶峰,并掀起了一阵抵制日货的浪潮,与此同时,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示威游行,在这一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日本品牌汽车遭到破坏。也正是在那时,日本汽车在华销量锐减。

  当月,东风日产销量同比猛跌44.27%,一汽丰田下跌43.55%,广汽丰田下跌28.80%,广汽本田下跌53.86%,东风本田下跌19.14%,铃木下跌48.34%,一汽马自达下跌9.35%,长安福特马自达亦下跌超过30%。

  2013年,各大在华的日本汽车企业都在努力恢复其产销量,却难挽颓势。2012年上半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前,日本三大汽车公司(包括日产在内)在中国的市场总份额超过了25%,而2013年同期相比却下降至15%。日本汽车业内人士也认为,之前地缘政治冲突并未严重影响销量,事情却发展到如此地步确实让人吃惊。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复苏期”,日系车在华销量逐渐回暖,三大车企2013年11月在华新车销量呈大幅增长。而2013年12月26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又开始让日本汽车企业刚刚放松的神经再度绷紧。

  日本汽车企业会如此紧张其政府的反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坚挺——在欧美、日本汽车市场呈负增长状态之下,中国需求却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在其后五年时间里,占据了汽车行业总体增长的三分之一。而中日之间的敌对情绪,让日本汽车企业错失了一个发展良机。

  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表示,如果两国关系又一次趋于紧张,则车企“不太可能”置身事外,完全免于政治因素影响,不过“我们将力求把冲击削减至最低程度”。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中日脆弱的政治关系对日本汽车企业在华造成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危险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也因此,中国民众对日本品牌的好感度将必然会随之下降,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市场上竞品众多,消费者不必非得买日本汽车。

  在这种情势下,日系汽车如果想要维持现有地位,必须在本土化方面作更多努力,比如仅仅将丰田中国改称为中国丰田是不够的,必须施行一连串植根本土的努力才可能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大大_Sunny)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