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原创安倍的“谴责”与日本式过马路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1月17日 11:29   新浪汽车  鲍家翔 字号:

  新浪汽车讯 (鲍家翔 北京报道)

  近期的一条微博让人印象深刻。在一个十字路口,一群刚刚放学的日本小学生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过马路。按照日本的法律,双方向的车辆都在离学生们10米左右的距离刹车、减速,直至停稳。

  也许这个场景本应在小学生们安心通过后收场。但是出乎我意料,学生们通过马路后,没有一个人离开,而是集体回过身,向道路双方向为他们停下来的车辆分别深深地鞠了一躬。

  也许仅仅是个小小的细节,但这深深的一躬却显现了日本对于孩子有关感恩和理解他人感受的教育是如此的成功。连小到上学的孩子都能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钓鱼岛事件爆发后,日系车企业能够在自身本无错的情况下,赔本吃亏推出“车主零负担”等商战对策。毕竟比起车企,被砸车主更是无辜。一份理解和关爱,取得的温暖是千金难换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钓鱼岛事件两个月之后,日系车销量的复苏、反弹能够如次明显。

  但近期在日本发生的另一件事却和“过马路”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11日上午在官邸召开记者会,针对去年日本政府将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爆发的有关日本的抵制活动致使部分日企遭受损失一事,批评中国“为实现政治性目的而给日系企业、日本人带来伤害,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是错误的”。同时,四处拉帮结伙,上至北约,下至东南亚,誓要形成“国际包围圈”,遏制中国。而安倍本人,更是叫嚣,要先形成包围,才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让笔者非常的困惑。同处一个国家,为什么一个首相和一群小学生的差距有如此之大?

  钓鱼岛事件明明是日方掀起的波澜,安倍却将由此引发的后果之责任推到中国的头上。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日本身上,日本是否也会发生游行?也会出现对异国的抵制和反感?

  而改善关系明明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情,相互理解才能息事宁人。而安倍却偏要拉帮结伙,不是以理以德服人,而是以势压人,这样的作法难道是一个“国际社会中负责人的国家”该做的?这样倚强凌弱以少胜多的强盗思维,难道是一个明理国家的首相该主张的?这样的政治套路真能改善中日之间已达冰点的关系?笔者认为,在国际社会面前,在被经济持续低迷所困扰的日本国民面前,甚至是在那几位能够真心感谢帮助过他们而鞠躬的小学生面前,安倍晋三都应该感到羞愧!

  2013年是重要的一年,尤其是对于在华的日本汽车企业。经历了召回、地震以及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使他们已身心疲惫。混合动力系统国产,全新车型换代上市,推出本土化品牌,日系车系使出浑身解数,把自身的复苏计划押宝在了2013年。但即使如此努力,也架不住来自安倍政权对改善两国关系的冰冷寒意!中国消费者不肯购买日本车的想法,已有很多从对两国关系的担心,转变为一种情绪上的抵触。俗话说,心病难医,恐怕这样的“内伤”将会是日系车未来五到十年内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编辑:胤祥)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