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客车>正文

新能源客车要先明确战略 后确定技术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8月25日 12:01   第一商用车网   字号:

  毋庸置疑,新能源客车是客车行业也是客车市场的未来,基于这一思想基础,政府很重视,学者很重视,企业也很重视。但是,几年之后,钓鱼的、起哄的、先天不足、缺少营养或消化不良的屡屡见诸媒体,成果不少,问题很多,发展遇到了瓶颈,政府补贴问题、技术路线问题、行业标准问题、多头管理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核心配套问题等等等等一一浮出水面,上至总理,下至我辈,见仁见智,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探索出一条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之路。

  我认为,新能源客车的发展首先是战略问题,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先弄清楚"怎样做",然后再去"做",这样似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最为关键:要用政府的投入撬动社会的投入;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要有核心。

  新能源客车是一个新生事物,技术探索、产品研发、市场培养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大笔的真金白银,投入是发展的基础。其实,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慷慨的,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希望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的形式来拉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客车行业来说,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实施的初期,客车是首先受益的,"十城千辆"中,新能源公交客车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政策的刺激下,近几年来,新能源客车被热炒,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盛况空前。但是,政府的投入如果撬不动社会的投入,政策的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前不久,有两篇报道,值得政府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一篇是《山东百亿新能源客车项目陷"泥潭"》,另一篇是《斥资24.35亿,宇通大举发力新能源》,一"退"一"进",对同一件事情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目前新能源客车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是,要围绕核心。

  无论是国家的新能源客车政策还是地方的新能源客车项目,都应该围绕核心来展开,否则政策的效率和项目的效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谁能够充当这样的核心呢?几年前,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标准: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具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要具有必要的市场基础(企业的年度销量至少要达到2000辆,才有可能具备相应的市场基础)、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年销售收入在10亿以上),时至今日,这样的标准已经显得太低了。山东的新能源客车项目之所以深陷"泥潭",正是因为缺少这些必要的核心,既无核心企业,也无核心技术,更无核心资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架子,像这样的空中楼阁,除了山东以外还大有人在。

  宇通敢于斥资24.35亿,大举发力新能源,坚实的产业背景是其赖以依托的根本。2010年宇通客车销量超过4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34.79亿元,拥有行业内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些前提条件是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能够撬动宇通大举投入新能源客车项目的基础,24.35亿是迄今为止客车行业对新能源客车最大的一笔投入,这样的投入也是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的希望所在。

  不难理解,像宇通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充当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核心,围绕这样的核心来发展我们的新能源客车,势必事半功倍。

  二是,要讲科学。

  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够一蹴而就,因此,希望在短期就能够获利的资本,根本就不适合投入新能源客车项目。据报道,山东的新能源客车项目6年仅产出6辆车,就算每辆车政府补贴1000万也不足以支撑项目的运营,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宇通的新能源项目有一个科学的切分,总投资24.35亿,将形成1万辆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相对而言,燃气客车等节能型客车的市场需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今年6月,经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液化天然气(LNG)在道路运输车辆上的应用"等20个项目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将推动燃气客车的进一步发展。自2006年推向市场至今,宇通的燃气客车已经覆盖了6米前置——13.7米后置的所有公交、客运产品。而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步伐则相对缓慢,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但由于新能源客车的相关技术并不成熟,因此,我们判断,未来3-5年其市场规模不会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将规划产能的60%给节能型客车,能够基本保证为新能源客车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只将40%的产能留给新能源客车,而将重点放在技术平台的搭建和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的研发和实验中,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的新能源客车市场上也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切分是十分科学的。

  三是,要循序渐进。

  山东的"泥潭"实际上只是当地政府的"泥潭",地方政府的前期投入根本没有得到社会资本的响应,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规划的百亿投入最终成为泡影,"6年过去了,整个项目只剩下一座荒废已久的烂尾楼和打下暗桩的数百亩荒地"。

  在这6年之中,宇通的新能源客车是如何发展的呢?请看其发展轨迹:

  2005年完成了第一款混合动力客车;

  2007年完成了12米低地板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销售北京服务奥运会;

  2007年组建的新能源客车项目组,负责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2008年完成了并联式低地板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开发;

  2009年宇通客车从战略发展出发,组建新能源产品部,负责新能源客车产品和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2010年宇通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纯电驱动系统。

  截止目前,宇通在新能源客车方面已顺利研制出并已经取得国家公告的产品有16款,其中12款混合动力客车和4款纯电动车客车,另有6款产品正在审批中。已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427台,其中纯电动客车247台,混合动力客车180台,累计销售额超过6亿元,销售区域涵盖北京、杭州、郑州、昆明、卡塔尔等。

  这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历程,至2011年宇通斥资24.35亿建设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围绕核心、科学投入、循序渐进地发展,用国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逐渐构建新能源客车坚实的发展基础,这是我从两篇报道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无论国内外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规律将万变不离其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雪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