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买房容易停车难 北京停车场建设凸现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14日 09:24  经济日报

  业主“造反”有因

  2002年,北京房地产项目先后上演几幕闹剧:最早是今年1月,“鹏润家园”业主在家中被小区保安和一群来历不明的人殴打;紧接着,就是“银枫家园”业主对物业停车收费不满,近百名业主将汽车堵住社区大门长达20多个小时;最后,就是“中海雅园”业主委员会罢免小区物业公司。这看似毫无关联的3个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停车纠纷。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部分开发商贪图利益,少建或缓建车库,最终导致业主入住后不满。据笔者了解,1999年北京市规划部门对于新建、改建居住区,出台了明确的居民汽车场(库)配套指标。在诸多房产项目立项之初,不少开发商为了通过规划审批,在设计图纸阶段,都按规定设计了足够的车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车位利润有限,不少开发商往往并不完全按照规划设计实施,少建或者推迟建设车库的事情比较普遍。

  一位知情的开发商介绍,在停车设备投入使用后,小区物业就开始清理乱停车现象,不少业主难以接受每月交纳的数百元不等的停车费,双方容易发生纠纷。

  有关专家预测,一直被房地产业界忽视的停车问题,随着大批新建房地产项目的投入使用,将会更加突显。

  要立体不要平面

  在中关村的豪景佳苑,笔者看到,一块不足1000平方米的地方,一字排开了4列立体车库,地下一层,地面两层。据负责人介绍,如果这里用做地面停车场,只能停下30辆车,现在这里却停了90多辆。开发商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地面车位需要占地20平方米以上,而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地区,这样一块地的地价,往往高达几十万元。然而,北京市规定的每月150元的地面停车收费标准,却无法与昂贵的地价相称,立体车库是他们找到的最好解决办法。

  也有不少开发商选择建造人车分流的地下车库。但其成本同样惊人。建一层地下室,成本往往是地上建筑的3倍。不仅如此,由于地下室是房屋结构的基础,柱子很多,因此,在地面20平方米可以停一辆车,而地下,则需要40平方米,地下车库的利用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式立体车库就成了众多开发商的共同选择。

  在北京电信管理局办公楼,笔者看到,在这个地下300多平方米的地方,共设计了4层车库,可以停放96辆车,是普通地下停车量的8倍多。笔者亲身体验了一下停车的过程:全封闭的车库,在地面设有进口和出口各一个,把车停放在车辆入口正中央的圆盘上,用专门的IC卡一划,特制的机械手就将车托起,送入地下,前后不到1分钟;取车同样简单,也是用IC卡一划,1分半钟后车辆就被稳稳地放到了出口。笔者的亲身体验是,相比传统的停车方式,立体停车虽然需要短暂的等待,但是与传统停车找车位相比,称得上方便快捷了。

  “通病”也是大商机

  停车难已是国际通病。一些国际大都市,一年的车位价格甚至比车价还高。在日本、韩国一些城市,停车常常要“上天入地”。政府办公区或商业大楼区,经常能看到一些七八层高,上下没有玻璃窗,完全敞开的大厦,那就是立体停车场。

  一位在北京经营停车设备的台商向笔者介绍说,由于机械式立体车库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缓解停车难的有效手段。台湾已有几十年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历史,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种类齐全,技术水平很高的大产业。从60年代至今,库型从二层简单式发展至多层竖立循环式、电梯式等大规模集成车库。可编程控制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都广泛应用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库已成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代表。

  笔者从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在日本等车位紧张、地价昂贵的发达国家,立体停车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大产业。而目前我国的立体停车产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存在着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等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也还不能完全保障。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泊森不无忧虑地说,如今立体停车产业存在着众多企业一哄而上,竞相压价的问题,长期下去,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吴隆斌)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