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访谈: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之路 大众下步如何走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19日 10:21  经济日报

  在中国,知道汽车的人没有不知道“大众”的,这个占据了中国轿车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的品牌,是由两家国内合资企业,利用桑塔纳捷达、帕萨特、宝来、奥迪打响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比德国大众在国人心目中,知名度要高出许多。

  如今,这个情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北京去往国际展览中心的东三环路上,挂满了大众汽车的徽标。和以往不同的是,“VW”之下没有“上海大众”的字样,也没有“一汽—大众”的标识。

  再看一看德国大众和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在展览中心共同的展台,进口车和中国造的车摆放在一块,3家公司是如何分配2200平方米展台面积的?答曰:没有比例的分配,根据具体的需要决定。

  在中国,虽然有着巨大的地方保护主义的鸿沟,但德国大众却不想让中国人感到有三个大众公司的存在。当今中国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而“大众”品牌是惟一的,它是最好的统一利器,于是,德国大众担当起领袖的责任,统率在中国的2个合资企业,共同宣扬“大众”这一个品牌。

  但这仅仅是变化之一。中国30多万辆的年产量,对世界年产量高达500多万辆的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厂商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德国大众对中国市场不再漫不经心,因为中国已经入世,因为世界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已齐齐来到中国,他们已开始运筹帷幄,站在世界的高度,对中国的业务和市场来个重新规划。

  车展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大众中国公司市场部经理魏明祥,他就大众在中国的未来之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为何在中国销售进口车

  直到去年,德国大众还没有在中国做进口车生意,他们的任务是协助两个合资厂搞好生产运营工作。中国入世后,大众意识到,中国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世界各种品牌云集于此,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知名度,保持中国市场领先地位,他们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中国销售进口车,一月推出一款新车型。

  进口车会不会冲击合资厂的业务?

  魏明祥表示不会,他们已做过市场调查,并和两个合资厂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作为经营全球业务的跨国大公司,大众在中国生产哪种车型,进口哪种车型,都是站在全球的高度,经过详尽的调研分析后才决定的。以POLO和新甲壳虫为例。大众把POLO拿到上海来生产,是因为它在中国有批量生产的潜力,市场需求量比较大。而新甲壳虫的批量生产的潜力较小,虽然市场也需要,但量不会很大,所以目前不会考虑把新甲壳虫拿到中国生产,只是少量进口一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中国市场扩大了,对新甲壳虫的需求适合了批量生产的条件,大众会考虑在中国建一条生产线进行生产。

  魏明祥强调说,在一个地方新建一条生产线,需要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投入非常大,是进口车辆,还是本土生产,大众总是从经济效益的原则出发,对全球生产做出规划后,才作出决策。

  高尔夫可能在长春生产

  德国大众有一款非常成功的车型————高尔夫,其全球销量已超过甲壳虫,成为世界最畅销的轿车。在把波罗、宝来、帕萨特引进中国后,德国人会不会把高尔夫拿到中国生产?

  答案是肯定的。魏明祥说,20世纪90年代初大众做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人不接受两厢车,高尔夫就没有在中国生产。但现在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有了很大变化,上海生产的波罗是两厢车,市场销量很好,本来波罗也有三厢,我们先推两厢,就是试探中国市场的反应,为高尔夫进入中国打开大门。

  至于高尔夫何时拿到中国生产,在上海还是在长春生产,魏明祥说,现在一切都没有敲定,但高尔夫是和宝来同属于大众A级车平台,出于经济效益原则考虑,宝来在哪条生产线上生产,高尔夫就可能在哪儿生产。

  对大众集团所有的畅销车型,比如深受进口车市场青睐的斯柯达的法比亚,德国人会不会考虑拿到中国生产。魏明祥说,至少目前不会,因为,法比亚是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的车型,在中国的需求是1000辆左右,捷克的工厂完全可以满足,如果量增大了,在捷克加一条生产线也可满足需要。当然,如果中国市场扩大了,法比亚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中国生产,它和波罗同属于A0级平台。

  要通过做大来做得更强

  了解大众公司历史的人都知道,大众公司的宗旨是“为大众造车”,制造大众能买得起的轿车。但本届车展,大众在中国强力推荐他们的新产品,高档豪华车————辉腾(Phaetenn),欧洲市场价格在10万—13万欧元之间。大众明确指出,它的竞争对手是奔驰宝马

  当前,奔驰、宝马等许多汽车公司都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优势产品,某一细分市场的产品,对全范围的产品扩张显得小心翼翼,大众为何要逆潮流而动,进军高档车市场领域?它不怕辉腾和手下的另一品牌奥迪发生窝里斗吗?

  魏明祥解释说,大众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应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不同档次的需求。以前,大众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个年轻人在创业初期买了辆波罗,随着事业的发展,会更换成宝来、帕萨特,进一步事业达到成功的顶峰,需要乘坐豪华车时,发现大众品牌没有车型可换了,就只能选择其他品牌。这些客户的丧失对大众来说是个损失,大众既然有实力造豪华车,为什么不满足顾客的需求?

  辉腾和奥迪A8是不会构成竞争的。

  大众集团在生产辉腾前,就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辉腾和奥迪特点不同,驾驶风格不同,配置不同,客户群也不同,辉腾的客户是富裕起来的波罗的用户,因而两者不存在竞争。

  对辉腾的前景,魏明祥很乐观,他说,大众只有5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大公司相比显得很年轻,但它已经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了。任何一家公司都想发展全线产品,通过做大来做强,但真正能成功的很少。德国大众却对自己的前景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实力、有经验。(俞清木)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