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正文

原创自动驾驶与更环保的未来

http://auto.sina.com.cn  2015年04月24日 11:53  新浪汽车   字号:

  主持人:其实在自动驾驶的这个范畴上面,人类是永远在前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知道苹果在做无人驾驶,Google也在做无人驾驶,包括雪佛兰也有一款无人驾驶车。刚才您提到的沃尔沃的无人驾驶车,概念车的情况是什么样?等于已经实现了路测是吗?

  宁述勇:我现在澄清一个概念,科技企业做的,他们基本上叫“无人驾驶”,他们更多的是,我们认为是发明一些高度自动的机器,比如将来用物流,高速列车是没有人的。但是沃尔沃我们做的是自动驾驶,是有人的轿车。你可以选择无人驾驶,也可以选择自己驾驶。那些企业是先不考虑人的因素。

  第二,自动驾驶,沃尔沃是全球第一个在瑞典哥德堡有一百辆汽车,和警察,和市政府,和网站、媒体进行了一个大型的试驾项目,老百姓都可以去签约试驾。一个真正驾驶的商业解决方案,如果不考虑中国,我们没在中国试过,肯定是不可以的,已经开始到中国来监测我们的实际路况、消费者反映、媒体的评价等等等等。

  沃尔沃在这一块走在前面,是因为沃尔沃自己在瑞典具有很多IT高科技企业,包括邻居单位像诺基亚、爱立信,也有很多工程师加盟到沃尔沃,有广泛的合作。所以,这一块给了我们很强的实力。

  主持人:我能理解这样一个自动驾驶,实际上它也是和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一些手机的科技企业紧密结合的一个产物。当然了它的基础就是互联网的网速越来越快,它传输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样才是它的终端能够产生的一个基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我们实际上科技所蕴含的科技附加值,也是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对于空气质量环保的影响,因为今天其实两位做客到我们直播室还有机缘巧合,因为今天是4月22号,是世界地球日。而之前大家可能对《穹顶之下》记忆犹新。对于我们现在的雾霾天下,感同身受。我们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用我们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减少对于空气排放的影响,对于空气污染的影响。所以,新能源的概念其实也蕴含到了我们未来汽车核心当中作为主导研发。从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也会把一些全新的科技理念植入到我们的汽车当中,我们沃尔沃在空气的净化上面,尤其是在地球母亲的保护上面,是不是也在不断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宁述勇:未来汽车的三大方向,刚才谈到了互联网。第二个大趋势,或者汽车行业的第一大趋势是新能源。还有一个是轻量化,通过材质的选择,让汽车材质产生变化。今天确实是“地球日”,我们在前段时间也是精心策划,今天要在上海汤臣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场地上,发布我们S6100L插电式油电混合汽车。这个汽车在上海、成都等等有新能源补贴的城市的消费者来讲就有福气了。第一,你可以免牌照,不用拍照,也不用抽签,也不用拍卖,拿到一个牌照。第二,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的补贴,牌照的资源,大概在上海能拿到20万块钱的优惠。也就是整车价格去掉这20万,你真正要支付的就是一部普通沃尔沃S60的汽车,但是你拿到的是一部三种驾驶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可以驾驶53公里。第二,油电混合模式。第三,油电叠加,最高的性能能达到320马力。这个车我开过,确实比普通的S60L在动力上、操控性上、稳定性上大大地超出了。所以,没有牺牲它的安全,也没有牺牲它的动力,而是一部更好的新能源汽车。

  刚才和主持人、马总交流的时候我也谈到一个观点,未来汽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从硬转软,从硬件更多转向软件的过程中,像车内空气的质量,健康话题,都会成为消费者很多考虑的热点。包括很强的互联网应用。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也会很快在中国成为一个潮流,新能源汽车会大规模地扎堆上市。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未来的终极目标肯定是纯电动,肯定是零排放,这样才会对我们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助益。但是现在因为可能还有一些掣肘,包括充电桩,包括它的续航里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马骏:包括油价,如果油价很低的话是没有刺激性的。

  宁述勇:对,等于它是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这些掣肘可能也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肯定是一个大趋势,肯定要和移动互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和马总这一块的工作性质也有很多相关,您觉得在目前我们越来越重视我们生存环境的社会现实当中,对于新能源车未来的需求,包括互联网和新能源车相结合的结合点和科技结合点在哪里?

  马骏:新能源基于一个什么考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现有的化石燃料的模式,它的污染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它,而且本身这个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从汽车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都会本身一个是从能源角度来看,有没有更清洁、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替代,汽车企业也都在做一些尝试。比如电动的,甚至是氢动力,还有其它各种动力能源都在测试。目前看上去,比较明确的未来可能是纯电动。纯电动本身有它的技术难题,一个是它的续航里程。第二,它充电的快速便捷性。我们预想的未来可能就是:第一,在它的续航里程上能够达到足够远的距离。第二,不光是汽车工业本身,还会结合市场的其它工业,比如配合道路交通改造,让车能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充电。各种方式来保证我们的车正常的功能。其次,互联网企业应该做什么呢?我们本身在现有的基础上,看能不能解决一部分现有的污染。我们跟沃尔沃这边,现在做的理念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在给车主自己研发的空调滤芯是缓解雾霾的,我们也给车主做大量的市场推广,给客户免费更换。现在真正推出PM2.5滤芯的厂商几乎没有。我今天第一次听沃尔沃说这个事情。

  宁述勇:沃尔沃是三年以前就广泛的标配了,还有一两个本土品牌在做。

  马骏:大量市场上的车是不具备这个功能的。这个事情如果本身厂商不做,我们作为互联网公司,觉得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我们来做这个事情。这也是目前在我们开通的一线城市里,大力推类似于公益的事情。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知道互联网和汽车以后将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大数据概念对于所有的行业都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说未来的汽车肯定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一些全新的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的配置或者技术含量,会在未来的汽车当中不断地应用而且进行普及,这样的话对于汽车革命的一个时代即将会到来,或者说已经展开。

  刚才我们也通过宁总的介绍,结合我们沃尔沃汽车的实践,也了解了汽车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这个肯定是未来的一个里程。不管我们行使在什么样道路的阶段,它肯定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这是汽车,再来说一说人。其实汽车和人是息息相关的,汽车和人的关系非常非常的紧密,它同时也和我们整体的道路交通状况也是结合得非常紧密。也就是说未来的汽车,它仅仅光汽车智能化不行,它需要整个城市的智能化,甚至人的智能化的武装,才能享受这些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科技产品。再来说一说未来的交通,未来的交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交通?它会和互联网如何来结合?怎么样用大数据的方式来指引我们刚才宁总提到的无人驾驶也好、自动驾驶也好,这些车行驶在城市道路当中的安全、舒适,甚至安静的行驶。

  宁述勇:汽车百年最重要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可能在当初很多人觉得我发明创造了一个好玩的东西,科技怎么好玩,之后再说人其实也可以拿它做很多用途。但是沃尔沃这个公司的理念,1927年成立的时候,两个瑞典人就说汽车是由人来驾驶的,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汽车是安全的。他们当时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尊。我们其实在中国去解读企业的宗旨和理念其实也遇到一些障碍,很多人说,谁不说是以人为尊,你们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我们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可能就有体会。比如空气质量,瑞典人的空气是很干净的,就想让他的车也体现这种特性环保。他就在1997年的时候,在自己的车上研究空气质量体系,每年大概5000万左右,干了十几年,终于等到在中国开发的这一天,三年以前,倒不是说攫取这个利益,而是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三年前我们把沃尔沃的空气质量提出来作为卖点,在安全以外,空气质量的点出来之后,大家觉得这确实是为我考虑的。没有汽车公司是为别人的健康考虑的。

  第二,安全。很多人就讲沃尔沃的安全是技术领先。但其实后来我们想,给大家说清楚的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不来拿走你生命的时候你是没感觉的。

  主持人:当危机到你面前的时候你才会触目惊心。

  宁述勇:等车祸真的在你面前发生的时候,你有一辆安全的汽车和不安全的汽车是大不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沃尔沃有一个拯救生命奇迹俱乐部。

  回到我们的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到了一个消费者意识、消费者个人权利觉醒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伴随着柴静的《穹顶之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环保和对未来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未来的出行,咱们中国首先第一点,大家要真正注重安全。你问中国的消费者驾乘人员注意安全吗?都重视。但是比比皆是的是不系安全带。交通事故一年10到20万的死亡量,按照这个死法,瑞典一共才九百万人口,一年伤100万,9年就伤没了。所以,我们要真的注意安全。

  从我们消费者和汽车企业相互结合上,也呼吁更多的汽车企业真的不是去造高智能的科技机器,而是真的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不是研究消费者在路上怎么开车的行为,而是你的生活,中国社会的变迁。

  所以在瑞典,因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现在搭桥,我们中国的交通部和瑞典的交通部联合成立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目标是推广和研究智能交通在中国。这里面包括上海的同济大学、瑞典的查尔姆斯理大学,中国交通部、瑞典交通部,中国的教授和研究学者都在这上面。未来的交通目标是零伤亡、零排放。尽量在路上不要因为车辆造成人员的死伤。第二,车也要做到零排放。当然这个零排放是个愿景,不是到哪一天截止排放都是零,这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马骏:不断努力的方向。

  宁述勇:一个愿景,无限趋近于零。沃尔沃这么自信、这么勇敢地提出这一点,它是1998年提出来的,有些中国记者就吃惊了,你的销量没有德国“三大”大,你提出这么一个雄伟计划,这是基于瑞典国民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环保。沃尔沃是1972年第一个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提出汽车有环境责任。直到今天有些汽车品牌还在说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多。我们要勇于承认我们是参与了制造环境问题,但是我们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这个技术方案都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从1972年以后,沃尔沃始终把环保作为理念,“零伤亡、零排放”通过互联网的进入,通过智能技术的进入,通过跟消费者不断沟通,也帮助他解决一些之前犯的错误,能够让整个交通更健康、更智能。你想想20万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只要有一例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惨痛的事故。

  主持人:刚才提到以人为本,什么是根呢?就是人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当你丧失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理念的基础之上,我们说以人为本才不仅仅是口号。真正务实地要去做,把生命的维护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比它的市场或者是它的口碑,或者是它的商誉更为高的高度,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

  宁述勇:关乎人命嘛。

  主持人:人命关天。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未来智能化的城市就是一个大的环境,也就是当你各司其职、各领其骚,在市场的过程当中,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以非常精准的点对点的控制方式,那么相信对于人生命的保护将会更为紧密一些。未来的智能城市是不是也就是这样?我们需要把互联网的技术以后移植到城市或者发展的智能化当中,来控制我们每一个行为方式,或者是汽车在路上的驾驶方式。

  马骏:确实是这样。未来肯定是从两个方向来考虑,一个是车的本身,让它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另外,承载车的道路,可能它会做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改造。最后形成一个情况是什么?车、人和我们的后台整个操作系统,都会在一个云端,在一个大数据里。这个数据能够承载什么呢?就是车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能够让它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车与车之间的交互、车与人的交互,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它通过自动化的计算,把它变得更高效、快捷、安全。目前大家都在尝试,在不远的将来肯定部分会出现,到最后我们会达到这么一个状况。

  宁述勇:给马总举一个例子。他说得非常对,整个社会信息化、互联网化。举个例子,我看上海也是这样,晚上没地方停车,马路两边都停满,三车道的马路就变成一车道,车辆就麻烦大了。应用互联网技术,比如咱们可以盖一些楼,这些楼不是居民楼,是停车楼,但是人到了周围,你可以走下来,一部汽车用手机控制自动停车。这个车就像马一样,自己就会自己按照接收的信号和数据进入这个停车场,也知道哪层楼会有停车位,也会看交通灯,也会听指挥,进到它的停车位,停在那个地方。你在周边办完事或者购物结束,你说自动驶出,它就启动,沿着停车场出来。这样整个楼里停满了很多汽车,路上就会很畅通,很多车,整个交通就会很通畅,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至于被汽车侵犯。这是其中一个例子,汽车公司正在进行自动停车的例子,当然这需要停车场,需要政府,需要警察,需要方方面面一起协同。

  主持人:而且需要互联网能够真正梳理大数据,因为它里边包括停车的位置,还有停车场的选择上面,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也需要互联网的支持。

  宁述勇:其实这个不难。我原来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美国芝加哥的警方给我做一个演示,消防队员冲进一个大楼救火的时候,整个楼里所有都是数字化的,走到哪个地方提示或者视觉看到说前面有一个柱子,所以百分之百全部数字化的。只要政府愿意投资或者有社会方方面面愿意做这个事情,可以先做试点。

  主持人:其实现在我也了解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做APP的移动终端,就是寻找停车位,寻找停车位已经从一个导航的系统变成一个城市当中这些停车场大数据的终端了,让我们的车主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可以近距离地了解,究竟周围有哪些最为方便可以停车的地点,而这个本身已经是一个现实的进步了。而未来的进步,就像宁总刚才提到的,有可能会实现车自己开,我就不管了,我忙我的了,我省出更多时间。

  宁述勇:有很多自驾车的人,往往停车难。马上9点开会,8点30到楼下,可能停车就弄了45分钟。将来不用管了,到公司门口,你下车了,车自己走。

  主持人:等于自动泊车。现在城市的鹰眼工程越来越普遍了,就等于摄像头普遍安装以后,相信一个智能化的城市,不仅仅会成为定位我们每一辆车的一个终端,而且也会成为未来交通疏导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方式。我们现在还需要警察叔叔到街头去做“吸尘器”,但是以后可能警察叔叔就不需要出街了,就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的方式来实现程控化的数据管理。而现在地铁已经实现了,以后估计可能路面也会实现这样的交通疏导方式。

  宁述勇:想象一下将来主持人您的生活方式,早晨起来出了家门,早就已经遥控车子发动了,加热、空气清新、净化。进了车以后,语音控制说我要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走了,路上想看看当天的股市或者读读报纸,或者有一杯热咖啡喝一下。一会儿到了单位,发现还有下午一个会议重要文件没有拿,告诉汽车说,指令回家取文件。回家到了家门口,还需要家人把文件放下来。这就需要刚才讲到的,整体的交通指挥系统,整个道路的信息化,其它车辆相互之间的沟通,在大数据的连接上。

  主持人:我再补充一下,我行驶在路上的时候,实际上车载系统本身已经给我规划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路径,哪条路径是最省时的,而且不拥堵的,可能会实现这样一个自动驾驶。到了我的单位之后,如果这个单位停不了车的情况之下,会帮我搜索周围有哪些可供停车的停车场或者停车位。进入到停车位的时候,它自动刷卡,也就是可能有一个什么计费的系统,或者现在已经实现的无卡通行的技术标准。然后进入到地下车库的时候,我可以先下来,车自己停下去。

  宁述勇:现在停车场计费已经实现了。您下午两点钟要准备一个节目,要挑礼服,干洗公司洗完了之后要送来。但是你很忙,你在主持节目,没法拿,这时你用手机APP编发一个二维码发给它,它通过二维码,可以把你的后备厢打开,把你的西装放好,礼服放进去,这是倒车。科技会让这个汽车越来越好玩,除了满足安全驾驶之外,你的很多生活场景,这是涉及到我们个人。涉及到整个社会,就是一个互联的社会,让它更有序,交通事故更少、管理更方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分享到:

(编辑:刘婧)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