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17日发布召回公告称,一汽大众和大众中国将召回约56.4万辆新速腾和17.5万辆甲壳虫,问题车辆涉及消费者强烈关注的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并将涉及全球其它市场。
这成为一周来汽车业最重磅的新闻事件。此前,新速腾“断轴门”引发车主持续维权,大众则强硬面对,声称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但在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之后,大众迅速宣布召回。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大众“神回复”演变为“神召回”,其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这种前所未见的“打补丁”、“贴铁膏药”的召回措施,更加激发车主的不安和抗议,更足以让大众在汽车召回史上留下惊悚一笔。
吐槽:大众创造了历史
对于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大众汽车公司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
对此,有车主很愤怒:“这是对所有大众车主羞辱的一刻。大众,你创造了历史!”
“这样给悬挂打补丁的做法,是闻所未闻的。”车评人颜宇鹏说,这真是有点丢脸的事情。“一次不能保证解决了隐患问题,算不算是有效的召回?这是速腾召回的焦点问题所在。”
对于此次召回的效果,连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们好像都将信将疑,他们在一向措施严谨的召回公告中写道:“在其提交的技术材料中,大众汽车公司声称金属衬板会使悬架的临界纵向负荷增加,如后轴纵臂发生断裂,金属衬板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会发出持续的警示性噪音。”
这种笔调被不少媒体人解读为,国家质检对速腾召回的效果也持保留态度。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众集团发言人又说,大众在对40起后轴断裂的车型进行调查发现,后轴纵臂断裂均是由于车辆发生追尾后,没有及时维修而造成的,召回不涉及技术原因,后轴本身是安全的。“类似的事故发生在欧洲后,车主会及时将车辆送去维修,但是中国车主不会。”
这一说法被认为不尊重消费者。因为无论车主是否及时送修,4S店都应该检测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否则便是留隐患而不顾,或者因技术原因不能修复。追尾了还不送修的车主的说法也很难成立,怎能说“中国车主不会”?
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任何一个品牌和企业都不能漠视消费者,在面临类似产品缺陷或者消费者投诉的情况时,如果不积极回应漠视消费者,有可能会失去市场。
症结:打成本小算盘?
对于大众来说,如果要完全消除速腾车主疑虑,那最好是将涉及召回的速腾后悬架更换为今年起速腾重新采用的独立悬架,或至少更换关键部件。这样一来,大众此前通过多国产速腾后悬架“独改非”节省下来的数十亿元成本就要付之东流。
再者,新速腾从今年4月起已经改回后独立悬架,涉及召回车型都是在此之前生产的,因此召回不会影响到目前的销量,反而会因为改进而刺激销量。大众在舆论和国家质检总局压力下权衡,选择了“打补丁”这种成本最低的招数。
此前大众产品包括高尔夫、速腾等,都有十足的运动轿车风范,包括在A级车中少见地采用后独立悬架,成就操控性能的口碑。但大众也发现,国产新速腾和新高尔夫“减配”为非独立后悬架之后,销量并不受影响。
这是大众的“市场正确主义”,以降低成本换取更大利润。去年大众在华合资公司的营业利润高达96亿欧元,而大众全球营业利润为117亿欧元。可见中国市场是关乎大众命根子的“摇钱树”,因此更要奉行能够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策略,对中国车型不惜“减配”对待也就不难理解了。
偏偏速腾就遭遇了“断轴门”。这道有伤“神车粉”感情的裂痕,是一片“铁膏药”能够补上的吗?
在汽车业全球化竞争中,拥有庞大产销规模的跨国巨头最有成本优势。然而,在10万元上下的家用轿车领域,合资车的配置却往往不如自主品牌,大肆减配透支品牌力。想想,假设年销千万辆,每辆车节省成本10块,那就是一个亿的利润呀。
反思:如何监管有效召回
大众近年来一直处于国内汽车召回的风暴眼,而两场迫于舆论和监管压力实施的大规模召回,实际上都留下不能让人满意的“尾巴”,难称“有效召回”。
从国家质检总局的表态来看,监管方和大众存在对于召回措施的分歧,但只能按厂家的方案实施召回。这也提出汽车召回监管的一个新命题,就是如何达成有效的召回,真正保障消费者权益。
张志勇认为,在速腾召回事件中,相关部门没有介入的话,大众有可能会对消费者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既然大众的解决方案可以发出来,说明已经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认可。“所有人对大众汽车召回方案的不满,其实是对一汽大众的不满。”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张志勇认为这是消费者自我维权的成功案例。“自我国公布三包条例以来第一次实现在消费者自我维权投诉的情况下,最终主管部门介入并让厂商主动召回的典型案例。”
“未来汽车社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会越来越强烈,汽车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会越来越严格。”张志勇分析,从大众此次主动召回事件可以判断,未来汽车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而不仅是以产品技术作为战略中心。“很有可能,未来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市场地位。”
南方日报记者 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