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2.2是我国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官方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因随意变更车道导致的事故1276起、死亡152人、受伤1467人;无证驾驶导致事故3639起,死亡1290人,受伤4464人;营运车辆因超速行驶导致事故1413起,死亡752人、受伤1581人……
不过,有些人士发现,这些伤亡事故多是因为“交通陋习”导致的,和汽车关系似乎并不大。事实真的如此吗?
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公交车上玩游戏、等红灯时看短信、过马路时刷微博……这些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低头玩手机的人群被称为“低头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低头族”随处可见,成了道路安全的新“隐患”,甚至被称为“移动杀手”。糟糕的是,不仅是行人,车里的“低头族”数量也在激增。
11月13日,锡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死亡事故。监控视频显示,客运大巴的司机在行驶速度接近每小时80公里且并未减速的情况下,拿出手机看了接近30秒的时间,导致了这起车祸。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头族”往往有种侥幸心理,觉得看一两眼没什么大碍。但对于司机来说,1秒钟车就能开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头,也可能对前方的突发状况来不及反应。
据统计,近年来,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
对于新的安全隐患,汽车企业难道束手无策吗?
安全进化论
事实上,汽车企业对于安全技术的探索与追求从未止步。
从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汽车,人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汽车更加安全。1957年,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柏林发明三点式安全带,这一项革命性技术的发明带动了汽车安全领域历史性的突破。此后,这项创新发明被应用在每一辆汽车上,挽救了超过100万的生命。除此之外,更坚固的车身、更多的安全气囊等配置被安装在汽车上,用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然而,提升车辆的物理安全性能,终究不能避免事故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把汽车仅仅看成一种交通工具,孤立地、被动地提高它的安全还远远不够。上世纪80年代,博世公司发明的ABS系统开始在汽车上应用。事故发生之前主动介入的理念开始引入汽车安全领域。此后,ESP、EBD、侧向预警、行人保护等主动安全技术密集出现。
不过“低头族”的出现,对汽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汽车”的安全技术开始难以应付新的隐患。
谁将引领3.0时代
此时,随着智能、互联技术高速发展并与汽车的融合。人们再次看到了革命性地提升汽车安全的新契机。比如,沃尔沃首创的城市安全系统和行人安全系统就把综合主动安全的理念提升到新的高度。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把此前以安全带为代表的阶段比作汽车安全1.0时代,以ABS、EBD等技术为代表的阶段比作2.0时代,那么接下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安全将迎来3.0时代。此时,作为车企不仅要研究驾乘者、行人的安全,更要研究人、车、环境如何和谐共存。
目前沃尔沃正在瑞典实施一项无人驾驶计划,其目的就是要实现2020年“零事故、零伤亡”的愿景。据悉,沃尔沃的自动驾驶分为四个阶段:驾驶员辅助系统、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沃尔沃开发的新型堵车辅助驾驶系统可以使汽车在车流行驶速度低于5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跟随前方车辆行进,这一系统将于2014年应用于量产车型)、完全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基础上实现的人与车,车与车,车与信号灯(基础设施)的互联,这可以将物理层面的安全进化为“共享和协同”性质的互联安全。
一直以“安全”为DNA的沃尔沃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互联技术。在沃尔沃的工程师眼里,未来汽车凭借高度智能、提前预知、综合互联和即时通信等技术,将从根本上逐步消除汽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或许,汽车安全的3.0时代,也是重新定义汽车、发明汽车的新时代。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正在迅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