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正文

进口车“一手遮天” 谁是帮凶?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10月21日 10:07   汽车公社  杨丽婧 字号:

  当抱着一捆捆钞票没地儿花的中国“土豪们”终于挣脱束缚、随意挑选自己的爱车时,在强烈的物欲面前,价格便成了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成了他们心中评定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今天,汽车不再是“一车难求”的稀罕物,它落入“凡尘”,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时,物美价廉自然成了普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也是近几年来,进口车暴利话题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原因。

  凭什么国内的奥迪35 TFSI 进取型的指导价是美版的奥迪3.0T Premium 的三倍?凭什么同样一款法拉利F12 Berlinetta在美国售价为202万元,到了中国却要卖到比指导价530万元还要高出许多的天价?又是谁让进口车的价格居高不下?

  随着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对于企业反垄断执法力度的骤然加大,继手机、白酒、奶粉等行业之后,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开始风声鹤唳。人们开始声讨高额关税之外的另一个抬高进口车价格的幕后黑手——国外汽车制造商。从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关税税率连年下调,但国内进口车的价格反而有增无减。实际上,手握绝对权力的国外汽车制造商才是推高价格的真凶。但,又是谁让“厂家独大”成为可能?

  谁是帮凶?

  随着进口车销量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国外汽车制造商在华的进口车战略也随之发生了改变。2006年到2009年期间,跨国车企以“品牌提升”为主导经营着进口车版块,把它看做业绩的“点缀”。到了2010年,在高销量的推动下,跨国车企把进口车战略调整为“量产化经营模式”。而这一切皆因进口车的高利润率和进口车市场的不断扩大。

  实际上,早在“黄金时代”到来之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之后制定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就已经奠定了在这场盛宴中跨国汽车厂商会成为最大的操控者。

  从199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车市场一直认真执行着“配额制”。在2005年之前,跨国汽车厂商想要向中国市场输入进口汽车,必须在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取得“通行证”。当时国内的轿车产业刚刚起步,这么做是为了给予国内汽车企业一个宽裕的成长空间。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配额制”同时也给进口车打上了“专属商品”的烙印,为如今的价格暴利埋下了伏笔。

  2005年,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即将到期,进口配额制被迫取消,同时关税降低。为减缓进口车对本地汽车工业的冲击,《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应运而生。而这项法令的缺陷,又给予了国外汽车厂商操控大盘的可能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的第六条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订和实施网络规划。而在整个进口汽车流通环节中,总经销商又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享有绝对的控制权。

  于是,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作为总经销商,如进口奔驰、宝马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总经销商分别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大众(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如此一来,作为产品来源的主机厂,同时又把中游的总经销商甚至是下游直接与客户接触的4S店控制在手中,摇身一变成了整个商品链里“他说东,没人敢说西”的霸主。而在法令颁布之前,还有着充分且公平竞争权利的从事进口车贸易的经销商们,一下子变成了从总经销商进货的二级经销商。整车厂家在厂、商双方关系中的占据了主导地位,经销商的话语权被削弱了。

  再加上,解禁后“有钱难买心头好”的土豪们挥金如土的架势以及炫富、攀比的畸形消费心理,处于“一家独大”的进口车商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国外汽车厂商捞取大笔利润的帮凶。

  是暴利,不是垄断

  国外汽车厂商谋得了暴利是无需争议的事,但是暴利是否能够等同于垄断?

  翻查网上的资料来看,我们无法证明国外汽车制造商赚取的利润是通过垄断行为获得的。这也是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一直杳无音讯的原因。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豪华进口车在国内的售价比国外高出数倍,可以视作“不公平的高价”。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的这一行为才被法律禁止。而《反垄断法》里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或者两个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或者三个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目前,即使是德系三强奥迪、宝马、奔驰也没有达到如此之高的市场份额,何况是其余豪华车品牌。很显然,没有哪一家企业具备这样的“垄断”资格。

  当务之急,应尽快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漏洞补齐。有消息称,商务部正在对早已跟不上时代的管理办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有望在今年11月份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年会上发布。

  正如之前所说,存在诸多漏洞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只是帮凶之一。尽管中国汽车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的“进口车那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副会长苏晖把责任推给了“人傻钱多”的消费者,多少都有些偏激。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没有错的,昂贵的进口车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而消费者之所以会舍近求远,舍弃便宜的国产车而选择价格高昂的进口车,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产车的不给力。因此在我们对贪婪的国外汽车厂商口诛笔伐之时,为何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让自主企业发展成为能够与之抗衡的品牌上呢?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Aeolus)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