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正文

吴敬琏、陈清泰、安庆衡谈新能源汽车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10月21日 10:04   车云网   字号:

  能源问题一直是汽车界的热门话题,研究汽车新的动力和能源是关于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甚至生存的大问题,这也是世界各国厂家都致力于研究汽车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从最初的氢能源的提出,到后来的天然气、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乃至近两年大热的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离普及还遥不可及,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10月18日,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吴敬琏、陈清泰、安庆衡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面临困境和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作为纯电动汽车中风头正劲的特斯拉,也屡屡被拿来比较和论证。

  吴敬琏:破而后立,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创新和提高效率,而在我国市场环境下,创新的前提是改革。旧体制遗产的严重存在,让市场难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缺乏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营环境,使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于脱颖而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很多,常见的就有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在市场经济下,选择哪一种技术路线是市场决定的,由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它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但是我国却因为旧体制遗产的存在,技术路线往往还是机关领导来决定。

  特斯拉的成功,在于它在电池技术和车型定位上,与大部分企业反其道而行,这是两步险棋,而事实证明它走对了。对于特斯拉的崛起,从体制环境和政府行为上我们要吸取教训:单就技术而言,未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新兴技术的经济性成功是很难取得的,因而谁也无法断言哪种技术就一定是最适合发展的,强制执政指导反而不会带来好处。

  所以政府的作用就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各自发展,并能够在良性竞争中并脱颖而出;在这之中,要特别注意小企业,因为成熟的企业会希望自己已有的东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考较过多,而小企业没有包袱,反而能够勇往直前。

  体制性障碍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占据了太多的资源,只想用这些资源来体现自己的政绩。因而,想转型,想发扬企业家精神,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只有通过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立包容性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环境。

  陈清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进入者的推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委书记

  在汽车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在电动汽车技术革命中脱颖而出的不是三巨头,也不在底特律,而是诞生在硅谷、没有任何汽车背景的特斯拉。这再一次表明,替代性技术变革与原有技术轨道中的佼佼者存在利益冲突。发动机是汽车的技术最密集的部件,一旦被替代,汽车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存量将大幅度贬值,主要技术优势也随之失色,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地位随之发生变化。

  面对这种革命性的替代,大型企业往往因为对传统技术路线的依赖和存量资产的拖累,而本能的踌躇和犹豫。新技术突破至产业化的前期,是最需要以新意识、新创意、新技术来开拓局面,此时既应鼓励既有汽车企业的积极投入,也要欢迎新的进入者。新的进入者没有传统技术路线的牵制,没有存量资产的拖累,他们会带来跨界的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但是,特斯拉这样的黑马,在我国的制度环境下还难以出现。因为当一些产业被国家重视的时候,政府就会制订产业政策,设定发展目标,设立准入门槛,防止一哄而上,而新的进入者,往往被排斥在外。在汽车行业,任何新的进入者都会在行政许可大门之前。但是把颠覆性技术的成功希望完全寄托于形将受损的既有大企业身上,成功的几率又有几何?我国要走向创新驱动,就必须以远见替代经验。

  现在的电动车,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壁垒尚未形成,国际标准尚在制订,商业模式有待开发,竞争格局还不十分明朗,这一切为技术追赶提供了机会,是后期者进入的最佳时间点。

  目前,对中国企业来说,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等国外企业产业化、市场化基本成熟,越过了风险期,我们跟进模仿,这样投入较少,风险较小,但是永远无法进入产业的领先地位;另一种选择,是选定方向,以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加快后续研发,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制订技术标准,探索符合国际环境的商业模式,后一种做法需要较多的投入,风险较大,还会遇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但是一旦成功,则改变全局,将会获得先发效应。

  安庆衡:技术研发是关键,不要只盯着销量

  中国汽车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

  现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市场开拓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在国家战略明确的前提下怎么切实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要经过市场的验证过程,而中国就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仅数目大,而且相对国外一些地方,市场条件还是很好的。所以全球的汽车企业,包括特斯拉、丰田宝马日产在内,对中国的市场都非常看重,把中国看成一个很重要的阵地,因为国外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根据一个非正规的统计数据,现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展览和论坛,比较大规模的大概每天都有一次,所以一年有几百次论坛,对于国内外的发展动向、政策、法规的都有研究。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技术,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测速评价程序,在研发、电池性能、价格成本方面有很大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燃料电池虽然在研究,但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混合动力虽然是很多人力主的发展方向,大企业如一汽、长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不理想,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和配套体系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经常能听到一些争论,是混合动力好还是纯电动好,发展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影响传统动力汽车等。其实这些都并不矛盾,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都是要存在的,也不会因为发展新能源而忘记传统汽车,所以我的观点是,既然新能源发展战略确定下来了,就不用再去争论,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但是对于其发展速度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这会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对新能源汽车,不应该按老的产品,按现有的体系,按千万辆产量的传统汽车去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新能源汽车最应该重视的是安全和防爆,目前已经有很多汽车都暴露出了问题,比如前段时间特斯拉的起火和后胎磨损事件。因此,技术研发是关键,不能只看销售的数字。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Aeolus)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