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正文

车企西进无坦途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6月17日 08:24   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李溯婉

  汽车重心西进之难,非难于上青天,但假如缺乏市场驱动,前路未必是坦途。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产业往中西部转移。专家们也在不断地描绘西部市场未来美好的前景,预言中国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在下一个10年都将向西部转移。而跨国车企也纷纷在车展等场合释放渠道下沉的信号,屡次提及西部将是一个新增长点。

  确实,东部市场逐渐趋向饱和,而西部市场正在崛起,近几年来增速超过东部。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时间里,四大区市场份额发生变化,其中东部的市场份额由60.0%下降到52.2%,而西部则由18.0%上升到21.9%。天平看似在往西边倾斜,而嗅到商机的企业也有所行动。上海大众在新疆建厂,计划于今年起批量生产,年产能5万辆A级轿车,最终将达到年产能30万辆的目标,这被视为车企吹响了新一轮向西扩产的号角。种种信息串联起来,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汽车中心即将在西部诞生。

  现实或许没有预期那般顺风顺水。

  目前,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相对薄弱,仅有西安、重庆以及成都等少数几个较为集中的产业生产基地,尽管西部劳动力等成本比东部低,但整体配套上还是远远不及东部成熟,尤其是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方汽车产业基础比较差,与东部不是同一层面上的较量。

  按照国内“一家跨国车企只能与两家本土车企合资”的政策规定,目前,大多数跨国车企已经用完了两个合资指标,剩余一个合资指标的国际汽车大品牌还有福特日产菲亚特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如果两个合资指标都用完,外资车企也可以考虑在西部办分厂,但这牵扯到多方利益博弈,迈出这一步并非易事。而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额,也让车企不得不谨慎考虑是否要挺进与东部尚有一大截距离的西部。

  由于东部地区制造成本攀升以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加上国家在号召产业往中西部梯度转移,终于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千呼万唤声中开始西迁之路,但多年过去,东部为主、西部为辅的格局并未被打破。例如,在“东鞋西移”过程中,尽管成都、重庆迅速发展起来,皆被冠上西部鞋都的头衔,但实力与东部相比依然不可相提并论,而制鞋巨头奥康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已超过十年,规模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始终保持两三千工人,比起其温州总部六七千人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出现这种情况,与市场密不可分。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还没死,只是养肥了慵懒地躺着罢了。国内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短期还是无法追赶上东部。

  更何况,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汽车产业由于对东部诸多地方政府来说依然是“香饽饽”,是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是拉动当地GDP以及解决就业的“功臣”,岂能拱手相让?东西部各地政府暗地里可能为此展开新一轮激战,各种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轮番“轰炸”,在多方利益博弈过程中,车企往往也不会轻举妄动。

  下一个十年或者下下个十年,汽车重心能否顺利西进,这最终还是由市场来指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