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汽车超240万辆 道路仅能容纳过半
除了限牌之外,市交通工作小组也开始启动其他交通治理措施,昨日该小组首次发布《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向公众公布了广州交通家底:截至2011年广州汽车保有量为243 .6万辆,但十区道路面积仅能容165万辆车出行、环城高速内道路(中心城区)仅能同时容纳100万辆车出行,交通家底并不厚实。白皮书今日起至10月1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白皮书将成交通发展纲领
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交通白皮书》编制过程中,全面摸查了广州交通家底,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白皮书的内容显示,广州交通家底并不厚,其中交通资源和出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更是日益激化。为此白皮书也详细列举了目前广州交通现状中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纵观世界各大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交通白皮书》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近年也先后颁布了《交通白皮书》。本次广州编制和公布的首部广州交通白皮书,将成为指导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成为政府统筹配置交通资源、科学推进交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
中心城区仅能容纳百万辆车出行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43.6万辆(2011年232.5万辆),其中中小客车171 .6万辆(2011年157.3万辆),是5年前(2006年约66万辆)的2 .5倍,年均增长率达19%。与此同时,受土地资源等多因素的制约,近5年城市道路里程增长率不到2%,登记的停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为1:3.3。
2011年广州市区(十区)城市道路里程约7072公里、总面积约10032万平方米,按照测算,如果按平均每辆车占用6米长、每车道3.5-3.75米宽计算,则市区城市道路能容纳约165万辆车同时出行。就中心城区而言,经初步估算,环城高速以内区域的城市道路仅能容纳约100万辆车同时出行。而目前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3.6万辆,如果不实施限牌,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机动车总量将超过300万辆,将超出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
广州地铁客流密度全国最高
在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方面,白皮书提到,广州目前公共交通吸引力仍有待提高,中心城区公交车晚高峰的运行速度低于社会车辆的运行速度,难以与个体机动车形成有力竞争。同时,广州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不高,仅为31 .7米/平方公里,远低于上海71 .6米/平方公里、香港196米/平方公里及新加坡207米/平方公里。与香港、东京相比(均在80%以上),机动化出行中市区公共交通比例较低。同时,2011年广州城市轨道全网客流密度约1 .90万人次/公里,高于北京的1 .60和上海的1 .27,居全国最高。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五号线在高峰期间客流需求较大,车厢比较拥挤。
在交通管理体制方面,白皮书也表示,目前广州交通工作实行切块分散管理,各部门受职能局限容易产生管理本位和缺位,不利于对城市交通平衡发展、综合管理实现有效统筹。
征求民意
今起至10月13日
您有意见或建议 五种方式可提交
市交委组织编制了《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于2012年9月24日起至2012年10月13日(共计20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市民群众可以登录市交委网站(http://w w w .gzjt.gov.cn)查阅全文内容,可通过以下渠道直接向市交委反映有关意见与建议:
1.登录市交委网站http://w w w .gzjt.gov.cn留言;
2.至市交委热线电话:020-96900;
3.传真至020-38080290;
4.写信邮寄至:广州市天河南二路1号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17楼发展规划处,邮政编码:510620;
5.发电子邮件至电子邮箱:gzjtbps@ 163.com。
关键词
全市总人口
常住1275万人 总数超1600万
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5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总人口超过1600万人;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 D P)12303亿元,同比增长11.0%。2011年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三类公共交通方式客运量总计约50 .2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7.7%。城市轨道客运量增长迅速,在公共交通所占比例在2011年内由25%增长为33%,即由约四分之一增长至约三分之一。
道路车速高峰期市区车速24公里/小时
2011年核心区晚高峰道路全网平均车速约24 .1公里/小时,主次干道平均车速22.9公里/小时,相比国内外特大城市,总体上广州核心区平均车速尚可接受。2011年广州核心区平均车速高于北京中心区的19.7公里/小时、上海内环内干道的14.7公里/小时、伦敦中心区的16.3公里/小时、东京核心区的18.5公里/小时。但是广州各等级道路中主干道平均车速下降较明显,核心区平均车速低于20公里/小时的主干道占27%。
拥堵区域和道路
过江14桥1隧道12座常堵
据统计和民意调查,核心区内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的路段或交叉口约120个,而且是由点到面进行蔓延。早晚高峰期天河城周边地区、岗顶地区、广州大道一线、西场立交地区等均呈现区域性拥堵的情况。核心区14桥1隧道在高峰期间除了华南大桥(收费)、解放桥、内环路人民桥段外,其余12座出现经常性拥堵,其中金沙洲大桥、珠江隧道、江湾桥、海印桥、广州大桥、猎德大桥经常是车辆排长龙。另外,高架路的出入口、上下匝道等地方是高架系统的主要瓶颈,交通拥堵常发的地方。
轨道交通
全网客流密度1.9万人次/公里
开通轨道交通1- 5、8号线、珠江新城A P M线及广佛线共计8条线路、144座车站,总里程达236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线网规模与北京(372公里)和上海(454公里)有较大差距,超过香港(218公里)和新加坡(130公里)。
2011年城市轨道客运量约16 .4亿人次,比上年(11.8亿)增长39%,年日均客运量约449万人次。2011年广州城市轨道全网客流密度约1 .90万人次/公里,高于北京的1.60和上海的1.27,居全国最高。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五号线在高峰期间客流需求较大,车厢比较拥挤。
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私人交通之比为6:4
2011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232.5万辆,其中中小客车157.3万辆(比上年增加23.8万辆,增幅17.8%),月均增加约2万辆。私人中小客车136.5万辆,占中小客车总量的86.7%。与规划相比,广州还有超过一半的道路网络和多半的轨道线路没有建设,如何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优化中小客车存量综合管理是应对核心区交通问题的关键。
2011年市区公共交通(包括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大客)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约59.9%,与个体交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6:4的水平。在小客车数量快速增长、公共交通设施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2011年市区公共交通维持超过个体机动车的形势,但增长速度稍低于个体交通,下一步应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区公交车晚高峰的运行速度低于社会车辆的运行速度,难以与个体机动车形成有力竞争。
公交出租水巴
公交运量占公共交通总量51%
2011年全市常规公交客运量25.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69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6%,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1%。2011年末全市公共汽电车11744辆,公交线路约850条,其中新七区10019辆、674条。2011年末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约201.9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逐步成型。
2011年全市出租车客运量约8.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27万人次,约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17%。2011年末全市出租车拥有量19294辆,其中新七区17671辆。总体上客运规模比较稳定,高峰期存在一定打的难的问题。
2011年末全市轮渡航线10条,水上巴士航线1条,渡车航线2条,航线总里程约16公里,配客船26艘、车渡船3艘,运营过江轮渡码头17座,年客运量2020万人次。水上巴士准点、舒适、不堵塞的优势逐步显现,部分过江通道较少的区域如金沙洲与核心区的水上出行需求强烈。
未来举措
交通改善分五步走年底出一揽子方案
在发布白皮书的同时,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也表示将启动广州交通改善“五步走”,问计于民,群策群力,以全市人民的智慧,深入研究广州交通发展问题和解决对策,最终在年底制定出改善广州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一揽子方案。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五步走”具体安排如下:(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第一步:亮家底(9月份)。发布《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亮家底(征求意见稿),介绍广州交通现状情况。
第二步:广州交通“大家谈”活动(预计9月-10月)。鼓励市民群众建言献策,广泛征集市民对交通规划建设、公共交通、交通信息化、交通需求管理等的意见。
第三步: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初稿征求意见(10月)。制定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初稿征求广大市民群众意见。
第四步: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公示(11月)。将修改后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向社会进行公示,再次听取民意,共同完善方案。
第五步:完善系统改善交通方案(12月)。按照有关法定程序和审议流程审定并出台系统改善交通方案。
市交通工作领导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改善城市交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仔细研究和综合考虑的问题很多。希望全体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如何改善广州交通大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交通措施,发挥聪明才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这个世界性难题,走出一条广州交通新型城市化发展新道路,为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智慧城市、创造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证。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通讯员 交通宣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