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逆向输血长马 合资自主迷局猜想
新浪汽车讯 (鲍家翔 北京报道)
在近期东风宣布神龙汽车的合资自主将划入风神不久,国家发改委的一纸批文也宣告了长安马自达也将采用同样模式,但长安的策略更加别出心裁。
新浪汽车在近期与多位长安汽车核心高层接触后了解到,长安马自达的合资自主车型将可能由长安方面提供,且包含技术与平台的“输血”支持。该高管坦言,虽然这一方案合资双方仍在讨论,但其对方案能够顺利通过信心十足。
理论上可行的新模式
从理论上而言,长安马自达的逆向“输血”确实可行。在相关部门的新项目审批条件中,存在的是对合资品牌是否拥有的硬指标,而并未强行规定向合资自主品牌输入技术的主体一定是外方。
拥有“五国九地”研发阵容的长安汽车,在技术输出方面确已存在一定实力,向合资自主输送技术、产品并非没有可能。该爆料高管称:目前长安就是要“尝试”这样的独树一帜。这样的技术输出方向早已不同于目前出现的所有合资自主模式。
逆向输血为哪般?
按照通常的合资自主模式,往往新品牌的技术、产品输出主体都是在这两方面储备更为完备的外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在合资企业的框架内,中方可以尽可能地学习、掌握外方在技术、产品领域的长处。但长安的逆向“输血”究竟是为何,让人难以参透。
一种常规的逻辑是长安借力长马工厂产能,实现产量的突破。但仔细回味这一逻辑多少有些站不住脚,首先长安集团现已拥有11大整车生产基地,24个整车、发动机工厂和28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30万辆,尚不包括并未利用的北京等全新生产基地,产能绰绰有余。所以利用产能的动机并不能完全成立。
另一种猜测是,与本田两家合资企业推出合资自主模式的初衷相同,借合资自主项目练兵企业产品开发团队。中国汽车合资模式实施多年来,虽然在市场、营销等领域已颇有建树,但在核心技术积累方面尚不尽如人意。长安借此意在为日后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储备更多的人才。
第三种猜测则是问题出在马自达一侧。纵观马自达全球产品线,当下可对外销售的大众型产品已悉数国产或进口,未能引进中国的也多是微型车、MPV等产品,引入国产的可能性极小,但当下南京工厂的可用产能高达22万,且未来这一数字有可能扩充至40万,在短期内填补南京工厂的产能亏空或许是长安此举的最大意图。
看不透的合资自主迷局
无论是长安的逆向输血,还是风神的大自主方案,亦或是本田日产的另立门户,合资自主的模式早已五花八门。借用长安集团副总朱华荣的一句有关合资自主的疑问:“这种形式我们想得到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又是否得到了?”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合资自主问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初的美好设想不仅换来了今日的新瓶旧酒,更给合资品牌提供了挺胸抬头大步跨入10万以内区间的理想方式。五花八门的合资自主品牌解读,早已把当初美好的愿望拉入了复杂的迷局。
当然,存在即合理。在很多从业者看来,如今各家企业对于合资自主的独特解读虽形式各异,却都着眼于企业自身独特的境况,合资自主早已成为企业借机解决自身问题的“万能钥匙”,自主之目的早已不在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强人所难而最终把难题留给自己?莫不如化繁为简,在规定政策鼓励的大方向后,把具体操作的自由空间还给企业,“无为而治”一把,何乐而不为?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