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发改委:明确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7月25日 10:40   新华网   字号:

  在中国汽车工业近3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合资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汽车产业和市场的蓬勃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人说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技术没有换来,市场也给人家拿走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有很大的片面性的。

  日前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新华网举办的“合资与自主——中国汽车行业后合资时代新思维高端论坛”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一、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

  制造业分为研发、采购、物流、制造环节、销售以及金融配合等六个环节,中国只是制造环节大国,并算不上是制造业大国。制造环节是制造业各环节中最辛苦的、最耗能的、最污染的,也是利润率最低的。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动力”的环节,制造环节如果离开研发环节的带动和营销环节推动,是动弹不了的。

  有人说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技术没有换来,市场也给人家拿走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这些年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制造汽车,并取得了一定水平的产业化创新能力。但这确实还远远不够,中国汽车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大家都在说的“中国是制造业中心”,这句话我认为说得不是很准确。一般而言制造业由六个环节组成,即研发、采购、物流、制造环节、销售以及金融配合。其中只有一个制造环节是生产环节,剩下五个环节可以说成是生产性服务业,这六个环节组合才是制造业,所以说我们现在充其量是制造环节大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整个这六个环节当中,污染、耗能、用人、占地都在制造环节,剩下五个环节不存在这些大问题。那么我们是怎样形成制造环节大国的?我认为可以追溯到80年代后期全球产业发生的转移。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加上制造环节比较辛苦,劳动力成本上升且劳动力短缺;能源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等,都导致这个环节盈利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IT产业、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全球化思潮也开始出现,使得跨国公司开始陆续转移制造环节或转型,表现在产业布局的变化。

  为什么中国成为转移的首选?中国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当时能源也是自给自足有余的,环境容量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中国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所以是一个天然的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各个国家,不管是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不约而同地就把制造环节的很多东西转到中国来了,当然中国那时候正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也迫切地需要吸引这些过来。事实上,大家只是把制造环节转移过来,制造环节在整个制造业当中它只是中间的一个状态,它上面有上游控制主要是研发,下面有下游控制主要是市场和营销,跨国公司可以把利润往两边移,所以我们辛辛苦苦干的很大的一块制造环节,是是制造业诸环节中最辛苦的、最耗能的、最污染的、最用人的,也是利润率最低的,在微笑曲线里面是最低端的。

  我国现在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有其他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一个现状。仅仅制造环节是一个没动力的环节,想转型升级没有上面研发环节的带动,没有底下营销环节推动,你是动弹不了的。相当于你是挂车,没有拖头走不了,虽然所有的货都放在你身上,但是你自己是动不了的。现在全球产业在不断升级和转型,技术在不断的升级,而我们自己又无法跟进。现在发达国家又在喊再工业化,他们是有条件的,当初他们把制造环节转移走了,剩下五个环节至今还不断发展,他们可以在新的平台上再恢复一个制造环节,产业链就全了。怎么办?解决的方向也很简单,要伸胳膊完善上游的环节,要蹬腿完善下游的环节,实现顶天立地,这样才能真的转型升级,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转型升级的方向已经破题了,具体不再说。

  其次是,回顾一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以前干了那么多年我们还是不懂汽车,真的不懂汽车,所以90年代我们只能踏踏实实的学习如何造汽车。只是到了本世纪近几年,我们应该说才有资格谈如何去开发汽车,当然你去谈这个问题不是完全具备资格,也是局部有这个能力。很多媒体在说我们原来用技术换市场,技术没有换来,市场也给人家拿走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有很大的片面性的,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制造汽车,建立了一定水平的产业化创新的能力,但这确实还远远不够。

  二、现在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对技术的认识

  汽车技术分为设计技术、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三类,要想通过引进将三类技术都拿到手,是不现实的。

  技术分三种,一个是设计技术,它主要包括企业的数据库资料和产品开发中的设计计算书;一个是产品技术,所谓产品技术就是一套产品图纸;一个是制造技术,它主要是企业的产品标准和工艺文件等。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这三类技术,设计技术、产品技术、制造技术是缺一不可的。然而,要想通过引进将三类技术都拿到手,是不现实的。

  因为,我们要想引进设计技术,这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公司看家的东西,他不会转让给你的。他能给你什么?就给你一个你们谈妥的产品图纸,这个产品先进不先进我不管,反正你们俩谈妥了,以及与这个产品相对应的制造工艺。所以我们仅仅通过这种转让是不可能学到真正的设计技术,仅凭引进的技术来开发产品只能是照猫画虎。所以我们合资企业这么多年干什么了?就是照猫画虎,多一点的顶多是画蛇添足了。所以在技术引进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存在太多的幻想,除非你当他的老板,就像李书福拥有沃尔沃这样的行。

  2、关于发动机技术先进性的问题

  发动机技术或将是汽车业成败关键,中国当前发动机现状“四世同堂”。

  纵观我国汽车市场近三十年的产品情况,有一个显著的规律就是成在发动机,败在发动机。从我们开始说的上海大众跟广州标致相差几个月成立,最后的走向,一个走向繁荣,一个走向灭亡。我不认为标致505车型比桑塔纳(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的产品差,但是差在哪儿了?就差在发动机了。到今天我觉得也是这个问题。所以近几年来,大众公司确实在异军突起,把日本人甩在后面了,原因是什么?也在发动机。

  现在我认为中国发动机大体上处于四世同堂的状态。第一世就是宝马、奔驰这样的企业。例如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宝马投放N20系列发动机,就是2.0T发动机,189千瓦,升功率达到94.5千瓦,而且这个发动机在几年后要停产,并在中国投入下一代发动机。这么一个先进发动机几年后要停产并升级,不是他们可意要在中国生产最先进的发动机,是因为他们策略是全球同步策略,同一年代的产品,使用同一个LOGO不允许代差,这跟大众公司策略不一样。大众公司有允许有代差,所以从桑塔纳,到最新一带帕萨特(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也可以说是四世同堂。未来宝马、奔驰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会处在第一层次技术水平。

  第二层次是类似大众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大众没有第一层次技术水平的产品。而是这些跨国公司企业只把次代产品拿到中国来,而不是把一代产品拿到中国来。现在大众的次代跟日本企业的一代是平级的,但是日本企业也是把次代拿过来。所以在中国市场,大众产品和日本产品形成一个代差,如果说大众产品属二世,那么日本产品就是三世。而我国企业的产品或是原来那些二手的东西,或是产品的制造技术不过硬导致实际产出的产品性能打了折扣,结果是这些产品水平只能算是四世,所以形成四世同堂的状态。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下一步要探讨,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3、关于技术进步的问题

  主管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近几年来,全球汽车的进步实际上都是在法规的压力下和市场需求综合作用下实现的。国际上60、70年代是以安全为中心的法规体系,到80年代、90年代是以环保为中心的法规体系,到近年来是以能源消耗为中心的法规体系。整个技术进步基本是在法规体系的强施压下推进的。没有一个汽车企业愿意主动烧钱,就因为有不断升级的法规,所以没有办法必须烧钱。但结果是,没有一个因为法规原因被压下来的,大家都升上去了,都达到了法规要求。所以这就是技术进步跟我们法规体系的一个关系。

  对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汽车产品存在排放需要进步问题、还有节约能源问题,其核心的问题是发动机。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把发动机的问题解决?就要瞄准一世水平,确保实现的商品达到二世,至少2.5世的水平,如果停留在三代的水平上,这是绝对不行的。

  4、关于技术创新的问题

  创新分为原理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化创新三个环节,创新体系顺序应是“学、产、研”,业内企业应明确自身定位,合理的按不同环节分工合作。同时,国内应重点培育产品设计公司。

  创新特别是在汽车产业来说,应该分成三个环节并以接力的形式完成。第一是原理创新,第二是产品创新,第三是产业化创新。原理创新是大专院校、基础研究机构完成,他们具备新思维就会出现新火花。产品创新一般来说是由专业的设计公司来完成,因为他们有一批专业人士开展创新工作。这类公司比如德国META和FEV发动机开发公司、奥地利AVL发动机开发公司、英国里卡多发动机开发公司等,这些公司基本可以定位在产品创新上,虽然他们开发了一代又一代发动机,但是他们从来不去造发动机,因为他们不具备产业化创新的能力。谁来完成产业化创新?是由另外一些制造类公司,比如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公司,他们去完成产业化创新。三个创新体系接力完成,并且体系中每个环节都在自己环节创新中得到应有的回报,非常好的回报。下一轮他们三个环节还会进行合作,因为合作中都赚钱了,以后还必定会合作,所以在发达国家这种体系就不断的在良性运行,导致推出了大量创新成果。

  在我国,我认为现在创新成果绝大多数都折在半路上,不是死胎里了,就是幼儿园还没有上完就死了,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应该反思体系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体系应该反思两句话,或者修正这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产、学、研相结合”,我认为应该“学、研、产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说法是把我们创新体系次序打乱了,各环节都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还怎样结合,结合不了就不结合,就各自为战,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第二句话是“企业是创新主体”,这句话没有说清楚什么样的企业是什么类型的创新主体,导致原理创新环节、产品创新环节都拿着自己创新的成果开一个制造类公司去生产产品,理由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不搞生产性企业就不是创新的主体,这种理解就非常机械!应该是不同类单位是不同类创新的主体,不能笼统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句话,要注重深化内涵的宣传。举一个例子,大众公司在一些基础研究方面,他们不会花那么大力量,因为有专门的创新单位,包括发动机产品也是跟产品开发公司合作搞出来的,但是拿过来以后怎么生产、怎么制造、怎么实现低成本,这完全是大众负责的,别人也帮不上忙。所以我觉得首先应该定位好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其次要把体系做好,体系要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运作,确保各环节都获利;第三是加大力度培育中国现在最缺的产品创新的这么一个环节,也就是培育产品设计公司。

  5、关于自主研发的问题

  逆向开发不可取,要想真正成为汽车强国,一定要脚踏实地,下力气做好自主研发。

  我刚才说到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如何造汽车,同时我们完成了国产化任务,现在我们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任务,要向自主化转变。国产化是照猫画虎,自主化就是自己去画,就是没有模特了,凭着你的感知力去画。这一块工作我们应该做,但是确实这一块不是简单的,因为这些大的公司都是百年大公司,你知道它烧了多少钱积累的数据。所以搞自主研发没有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不行的。有些人自己玩逆向开发之类的,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必须要踏踏实实的,当然一方面我们要烧钱,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用前人的成果去发展,不是说完全从原始上烧钱,我们可以利用中间的一些东西。

  6、关于品牌的问题

  要建立自主品牌,并依次解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问题。

  为什么呢?从研发产品的角度,例如上海大众、一汽丰田等等所有使用外方LOGO的合资企业,想去研发一个产品,如果依然使用大众、丰田等等的LOGO,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的,因为你使用了他们的LOGO,一切由他们说了算。而大众、丰田等等公司都是希望从他们那里拿来车型来,合资企业照着生产,他们是不希望合资企业有什么能力,一代一代的产品只要你肯出足够的钱,我就会把我的东西给你,而且大部分给的都是次代的,特别是动力系统,但钱可是一代的。往往我们新投放市场的车型,造型是当代的,但是内涵,肚子里很多的东西是次代的,这个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品牌让你去动手,让你去练,这才有可能是去开发,所以在品牌的问题上,是我们能否进行开发的一个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的问题首先就制约了你,我们首先要解决自主品牌的问题,没品牌就无从起步;第二步要解决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有产权无知识也不行;因此,第三步要解决自主开发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开发的能力。

(编辑:陈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