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南辰)近日,一家平面媒体关于“北京官员首度表态将控制汽车数量”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北京真要限车了么?不管真假,这一纠结万分的问题恐怕都会搅热年底京城的新车和二手车市场,让京城的汽车增长在一种“心慌慌”的氛围中再快一些。
其实近两年北京要限车、限牌的传闻多次浮出水面,有的还是相关部门官员的表态。但是限车、限牌始终处在传闻的层面,反对声音四起之后,相关部门很快站出来表示北京不会限制购车。
例如,2008年底,针对“每年发牌10万”的限车传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就公开表示,北京市政府已做出决定,不会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居民购买机动车、限发车牌等措施来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这位官员表示,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大局出发,从有利于国家汽车工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从顺应和满足市民生活富裕起来之后想要提高生活质量的意愿出发,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购买、限发车牌的办法是“不合适的”。之后,在不同场合,北京市有关领导也曾经再次做出不限百姓购车的表态。
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开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邀请各界专家建言献策,记者在会上发言时,首先提出的建议也是北京市“十二五”交通规划应明确不会用行政手段限制机动车的购买。很令人欣慰的是,当时我这个开门见山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市交通委有关领导的认同。
那么这次北京要控制汽车数量的消息真会变成现实么?相信很多怀揣家庭轿车梦的老百姓会因此纠结、煎熬、担忧。
在记者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公共政策可以一夜之间就“变天”的决策机制。北京如果限制购车,一批经销商会受到严重冲击,很多住远郊区县、孩子小的百姓改善生活质量的梦想会泡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关乎千家万户。在北京公交建设还处在不完善期的时候,这样重大的公共政策拍板应当遵循怎样的决策程序?应不应当先认真倾听民意?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认真考量。
在限车的问题上,记者认为成都市今年的做法体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程序。今年4月28日,成都召开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针对“摇号上牌+专段号牌+限制外地车进城”的待议方案,19名听证代表各抒己见,同时引发了社会激烈争论。最终,成都市交委在2010年5月表示,根据对听证会的结果研究,成都现阶段不会推行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政策听证会重在听取民意,而不是预先设定一个结果。”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聂斌当时表示。记者认为,限车这种关乎百姓利益的公共政策,出台前应当符合程序正义,应当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精神,而不是仅仅从降低政府部门管理难度的角度拍脑袋做决定。
北京的尾号限行已经饱受争议。期间,一些大比例“赞同限行”的“民意调查”为这项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蒙上了一层雾霾。记者认为,这也是北京在限车问题上要引以为戒的。政府部门在治堵过程中要认识到,了解真正的民意比尊重民意的姿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