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车事千斤顶 如何防治非机动车的违章(2)

原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9日 12:42   新浪汽车 字号:

  刚才我们聊到了对于所有交通参与者的教育问题,教育的问题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很强包容性的大城市来讲,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难度,但是我觉得不怕,只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来入手,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从哪天做都不算晚。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对于一些刚刚来到这个大城市的人,怎么样让他们快速的适应,对于孩子要从小对他们进行这种交通意识的教育,我相信这个对于我们很多的无论是交管部门、教育部门来讲,他们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因为每天都在路面上上演。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在北京都市生活的人,每天都会遇到的另外一些事,比如说骑自行车的人和机动车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骑自行车的人说我们都没地方骑了,我们的路已经被这些开车的人挤的不知道挤到哪儿去了。有一次在采访当中,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播的,说我都快上树骑了,还怎么挤我们呢?开机动车的说那怎么办,没划线,我怎么知道?这样的矛盾每天都在演。怎么办?两个轮子的车怎么来加强管理呢?COCO先说说,你有没有类似这样路面上的一些想法,见到的一些故事,引发了你的小思考?

  COCO:我怎么觉得我无论是作为四个轮子的时候还是两条腿的时候,我怎么觉得我对骑自行车的都没什么好印象?我觉得他们一贯的乱窜,还特别的冲锋陷阵,有着不怕死的精神。我如果是行人,好几次就从我身边“嗖”一下就过去了。现在还有电动自行车。

  梁洪:那特可怕,没声。

  COCO:我还见过一个改装的,我们家那边就有一个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店。

  梁洪:又没声,速度又快。

  王延东:改装是加保险杠了吗?

  COCO:不是,好像是什么功率也不是怎么着……

  梁洪:增加了一个turbo,带T的。

  林贺:刷ECU了。

  COCO:号称改装完之后的电动自行车能到60迈,这要被顶一下,我觉得可能我就过去了吧。

  林贺:我普桑最多也就50迈。

  梁洪:从COCO的观点来说骑自行车是比较难管理,或者是自行车比较难管理。

  COCO:以前是自行车,最起码没有那么大杀伤性,可能还是属于弱者,弱势群体,但是我觉得现在电动自行车和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已经不算是弱者了。

  梁洪:很可怕。如果它的速度能够达到60,实际上已经应该算是机动车了,它怎么能叫自行车呢?

  COCO:但是它的体型就是自行车那种,而且现在电动自行车外边直接改一个罩,改装像一个小摩托似的,但其实是一个电动自行车,弄得我特别可怕,我每天在路上险象环生。

  林贺:现在我们仨就派你去路上抓违章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吧。

  梁洪:这种改装是抓一个罚一个,这是百分之百的。阿东你觉得骑自行车的?

  王延东:其实我一直想把开汽车变成骑自行车,我想变成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因为骑自行车最起码能够准时自己按照自己的时间段去走。

  COCO:你会好好走吗,你会遵守交通法规吗?

  梁洪:你会在树上骑吗?

  王延东:我争取不在树上骑。其实要治理自行车,关键是机动车跟自行车不抢道,但是不抢道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把两确实分开,现在划条线分开是不可能的。如果加大交通设施,比如增加一些护栏,护栏不是特别高,至少能够让机动车不能过去,自行车也不会过来。而且自行车道不能弄太宽了,如果弄太看了,汽车可能就绕过去,走里边。

  COCO:眼馋,老想走里边。

  王延东:就让那些汽车过也过不去,或者走一段时间突然变成一个小窄道。

  梁洪:把你塞在那儿。

  王延东:对,汽车进去再也出不来。

  COCO:然后在小窄道的左边站着一个执法人员。

  王延东:如果加强对自行车的保护,自行车也不会说非要去跟机动车抢道去,这样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键是得花钱,得弄点护栏。

  梁洪:加强对机动车的保护,这是阿东的观点。

  王延东:对,非机动车有它自己的行驶路线,不会被占,自然不会占别人的。

  梁洪:就是一定要各行其道,创造出各行其道的条件来。

  王延东:没错。

  梁洪:现在北京的很多路面上其实是不具备这个条件。

  王延东:对。

  梁洪:贺儿怎么去看?有没有什么好招?

  林贺:我是从心理角度去分析,像阿东说的这个成本我也在算。

  梁洪:最近又念书了,最近又学了一点字。

  COCO:弗洛伊德,老弗。

  林贺:物质成本加强的同时你是否关注到骑行人的心理成本。现在如果说我们换位思考,明天把咱们四个的车都没收了,或者把我们同事的车都没收了,一人发你们一辆自行车上路,你可能觉得心里特别憋屈,特别委屈。觉得一怎么没有马路宽,没有开车的路宽,怎么停车我就找不着个地方呢?所以,这是整个配套的工程,也就是你得让骑自行车的人心理舒服。比如我停车有停车棚,我上路有自行车的专用道。再比如说我在行驶的过程当中我是非常有序的,也不会自行车、机动车混杂,我骑自行车出行有很好的环境,可以保证我的时间,让骑车的人心理舒服,自然违章肯定会少。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我出去以后是一场鏖战,我得先上路,又跟自行车拼,拼完了到地方还没有地方,贴着楼口停一下,拿四个锁链子锁了,上去5分钟下来车没了。

  COCO:锁链子也没了。

  林贺:楼还在。就会让骑车的人心理很不舒服,怎么样可以改变他们的这种心理,那也就是需要像阿东刚才提到的物质要跟上的同时,再关注他们的心理,可能这种违章就会相对少。

  梁洪:贺儿说的心理舒服不仅仅是对骑自行车的,对所有人都一样。我不知道你们三位怎么样,反正现在每天我早上上班的时候一出门心情就非常差。因为我们家出门就是二环,每天就是堵呀堵呀,如果这一天阳光灿烂天气好,还稍微好一点。如果再赶上比如雾气比较大,或者这两天天气情况不太好。

  林贺:对,天上掉馅饼的时候。

  梁洪:雾蒙蒙的,非常拥堵,我太不舒服了。所以,不仅他们不舒服,大家都不舒服。为了要让大家都舒服,我觉得刚才阿东谈的这一点是很根本的一点,创造各行其道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能够要求他各行其道,就不会出现我们在采访当中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对于我们把他抓住如此的抱怨,他觉得他自己没错,他非常生气,你凭什么抓我?是他们抢了我的道。而机动车又认为,你这儿并没有明示,你又没说这是自行车道,没划呀,你也没拦着呀,凭什么我就不能开?所以,各行其道这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很核心的问题,这又牵扯到我们整个市政建设,整个北京市政府的一个大力投入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希望为了大家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人的安全,尽可能的各行其道。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去做,没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

  林贺:现在很多人骑车的不叫骑车,叫开车了,骑得那个快,就像COCO刚才提到的。但是也有人开车就像骑车,因为新手上路开得慢。就这么两下,要赶上两个火气大,这两个人准顶牛,肯定干起来了。

  梁洪:所以在节目的最后一个时段,我们就把两个轮子、三个轮子和四个轮子一块儿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好的建议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编辑:阿东)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