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9月16日,在成都召开的首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接受了新浪汽车专访。

新浪汽车:您好,这次论坛是第一届全球汽车论坛,对我们帮助也很大,我们想希望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请您谈一谈组织这个论坛的初衷想法?
王会长:从目前来讲,从全世界没有一个关于汽车行业的国际化会议。汽车行业的活动很多,可能大家更多的是偏向于产品的讨论。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没能够跟这些经济学家、企业、政府联系起来,在一个地方开会。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大,去年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市场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应该举办一个全世界的这样一个交流的讨论,当时跟成都市政府一起探讨,他们也非常欢迎这样一个概念。
新浪汽车:对以后这个论坛的举办,您有什么想法?
王会长:这个论坛将通过两到三年的打造,规格更高。大家在这里不仅仅是欢聚一下,握握手,最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对一些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产生共鸣,这样可以更好领导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生产出更好的车,让消费者更喜欢的车型。
新浪汽车:我们注意到首届论坛请的嘉宾都是很重要的,很多都是我们平时接触不到国外各个领域的,跟汽车产业相关的高管,您是怎么把这些人都组织在一起的?
王会长:现在我们很多论坛都是一些汽车产业内部的交流,我们可能有时候在一个行业里面待的时间太长,思想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相关联的一个产业,它和国民经济,方方面面都有关系,所以我们希望不仅仅是汽车产业,还要跳出汽车行业,我们这里参加会议的嘉宾,既要有做宏观经济的,同时也要有金融方面的专家,还有汽车产业老板,他们站在全球的视角来看待汽车产业。因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方向比较直接,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发展更多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形成碰撞,然后他就慢慢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消化吸收我们讨论的这些结果,形成一些共识大家一起讨论。
新浪汽车:另外就是产能这方面,这确实是一个老话题,但是重新被热炒了,上一次论坛发改委的主管官员提出的,您对这个怎么看?
王会长: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球都面临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这只是一个挑战,对于汽车厂作为企业战略对产能规划的一个正常抉择,因为将来他这个产能能承受最多百分之几,如果没有产能过剩就没有竞争,保持一定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这只是一个市场情况,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他就认定这一个商业机会。汽车产业是资本和技术非常密集的产业。所以没有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制造成本的需要,扩大产能,所以这是正常的。包括一些兼并等等,都是为了降低成本,在市场的指导下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也不需要把这个话题扩大。我现在关注到我们地方政策这一块,毕竟汽车行业是一个竞争的行业,最终还是要通过竞争胜出的,大家不要盲目的,一定要认真的分析,你有没有竞争力,能够通过这种产能的扩张使成本真正的降下来,那是可以的。
新浪汽车:好的,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