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6月2日电(记者蔡敏 沈洋)在中国新近公布的五大新能源汽车补贴首批试点城市中,安徽省合肥市幸运入围。这个拥有奇瑞、江淮等多家汽车企业的中部省份,在不知不觉中抢占了电动汽车、电动客车的发展先机。
根据安徽省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到2011年,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在内,新能源汽车要形成年50万辆的产能,销量要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利好政策推动下,一些实力雄厚、有技术积累的地区和汽车企业抢占市场份额责无旁贷,但是眼下一批不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和地区,也在高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获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和在征地、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措施。
在2010年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上海、东北三省、安徽、江西、山东、湖南、海南、重庆及两湖、两广等16个省份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整车生产企业如此,上游配套商也耐不住“寂寞”。在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周边,已经有100多家电池配套商在当地建厂。2010年初,奇瑞纯电动车M1-EV正式进行示范运营,大规模量产尚无明确时间表,但电池配套企业却不敢“懈怠”,早早蜂拥而至。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表示:“新能源汽车千万不能搞成‘大跃进’,不能搞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大炼钢铁’一样,这样是浪费资源。”“电池确实搞出来了,但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功力、安全性等,要满足产业化运行,还差得很远。”左延安说,希望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若干个企业,以少量的产学研机构,联合攻关。
新能源汽车的遍地开花只是中国“新能源热”的缩影。在诸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好政策刺激下,中国已经有18个省区提出要打造太阳能发电、风能、光伏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甚至个别省市已经制定出打造上千亿元、上万亿元的新能源产业规划。中国风电已连续多年增幅超过100%,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据全球三分之一。
目前,江西省的上饶市、景德镇市、抚州市等诸多地市都在拟建或上马光伏项目,江西省发改委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全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力争硅料产量达8万吨、硅片1万兆瓦,实现主营收入6000亿元,相当于2007年江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总和,实现税收400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第一”。
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从内蒙古到宁夏,从福建到四川,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上马光伏项目,江苏省更是正在打造多个产值达千亿元的光伏工业园。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前景令专家深忧。
经济学家呼吁地方政府在新能源发展中切忌“头脑过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崔容强教授认为,国家必须尽快制定新能源发展长远规划,避免盲目扩张、胡乱上马、同质竞争,并整合各地资源统一布局,使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学家孙自铎说,发展新能源要注意量力而行,细划行业发展规划,并确保规划严格执行,防止出现增长过热和产能过剩。同时根据市场发展不断调整各种相关政策法规。发展新能源是一个长期过程,眼下需要扎实地多做一些深入研究工作,切忌炒作概念和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