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沃尔沃汽车命运无法主导 被售卖是情非得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 07:33  第一财经日报

  卫金桥

  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带着丰厚的嫁妆已经接近说服沃尔沃汽车东家福特汽车。但是,在命运并无法由自己主导的沃尔沃汽车看来,这似乎是一次情非得已的联姻。

  这次收购的解读已经无数,但是西方媒体的反应也超出预料。当吉利汽车向代表着西方科技象征的汽车工业骄子沃尔沃汽车发出收购书的时候,如果仅仅把其看成一次单纯的商业收购,那未免太过于简单,在内心深处,这次尚未尘埃落定的收购似乎意味着更多。

  因为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这次收购带来的困难可能比想象中更大,但是李书福和他的团队可能还沉迷于这种接近征服式的收购带来的快感之中。

  翻开汽车行业纷繁的收购历史,你会惊讶地看到,虽然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甚至本田汽车都高居汽车跨国公司排行前六,虽然它们也进行过或大或小的各种收购,但是你得承认,其中没有一家西方汽车公司。一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技术入股罗孚汽车的本田汽车在最快的时间内贱卖出清,这是偶然吗?

  反之,西方对于东方汽车公司的收购案例比比皆是,包括通用收购韩国大宇、日本五十铃、铃木汽车;福特汽车收购日本马自达;戴姆勒-奔驰对于三菱汽车和克莱斯勒的收购以及法国雷诺汽车对于日产汽车的收购,其中并不乏成功案例。

  这种差异让人惊讶。在全球化已经开始从阿尔卑斯山脉蔓延到亚马逊河谷的今天,这种单一流向的收购模式似乎有悖于常理。在顽固的西方社会看来,习惯了向外输出自己的西方国家早已熟悉用“文明+科技”的模式扩张进入。但是要反向接受来自东方的工业文明火种仍然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

  十多年之前,中国人用小商品悄悄敲开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场是发展中的中国向外输出自己的尝试,那么吉利汽车这次对外的收购显然是一次更大的跃进。人们应该记得2006年和2007年接踵发生的意大利驱逐温州鞋商人的激烈一幕,因为那已经开始刺激西方世界敏感的神经,吉利汽车的收购显然会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压力。

  吉利汽车的东方企业文化和瑞典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之间的巨大隔阂,比两者之间的10000公里的地理距离更加遥远。李书福显然也会感受到这点,所以,10月30日晚上,李书福获得“安永汽车业企业家”年度大奖的现场,当CBN记者咨询他“吉利、沃尔沃之恋”何时开花结果时,这个已经逐渐脱离草根走向国际舞台的企业家的解读耐人寻味:“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谈了整整两年了,最后的(结果),还要等待!”

(编辑:文杰)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