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随着一辆金橙色解放J6驶下生产线,今年第1000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中国从此迈进千万辆级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在业界为之振奋与欣喜的同时,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对此有何感想。对于中国跻身汽车生产大国这一说法,是好是坏,是利是弊?
跻身产量大国为之鼓舞
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车市萎靡不振,中国也因此与年产千万辆擦肩而过。随着中央制定并实施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出,中国汽车市场被全面激活。与此同时,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年产销超千万辆的国家,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构汽车产销量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虽然作为普通市民对此了解不多,但当得知如此令人鼓舞的消息后,张女士仍然禁不住地感慨,“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造出那么多的汽车。”改革开放后中国日益壮大的速度着实令人振奋。张女士说,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汽车拥有量将来超过其他大国不足为奇,更何况是生产大国。“我希望汽车能普及到每家每户,因为汽车对于我们来说毕竟还属于奢侈品。”
数量大不是真正强大
“我认为我们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生产大国,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产量能达到这个数字,我会为之感到真正的骄傲。”关注国家时事的马先生说,1000万辆车的生产数字并不能让他感到骄傲,他更期待看见中国的自主品牌能强有力地占领市场。“中国已是汽车大国了,一点也不假,只不过,这只是从数量上来讲的。与欧美日的市场相比,中国国内汽车发展还有相当的一段需要追赶的距离。”
当然,马先生表示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的成绩。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来说,先做大,再做强,无疑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正是这个道理,中国汽车产销量能够实现1000万辆,自主品牌跟着水涨船高同样值得称赞。其实,中国汽车大国的形象并不需要1000万辆这个头衔,只有强大的自主品牌,才是真正的强大。
应对1000万大数字
游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交通拥堵、废气排放超标、恶性事故频发都使得普通老百姓对此颇为不满。如今,中国年产1000万辆车,如此庞大的队伍势必会加剧以上问题的严重化。陈小姐认为,中国政府制定并且实施燃油税改革、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对车市的确起到了刺激和支持。
但是,如何能将大数量汽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化解,作为普通市民,陈小姐也为之担忧。“我不希望每天生活在废气与拥堵中。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毕竟合理的用车环境也能加速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王懿炜
发展永远是硬道理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短短十多年,支起了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内环高架、中环高架、外环高架,还有多条高速公路,可惜的是,每日因为堵车而误事的人群队伍还在日益庞大。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走不完的环线桥,修不完的路,很多道路依旧还有“停车场”的美誉。为什么?因为车多,道路不够用。其实,汽车工业发展的本意,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可眼下,很多时候反而带来了不便。买了车,放在家里,如同鸡肋,不用可惜,用了经常遇上堵车更费时。
中国汽研中心主任赵航就表示,在未来汽车的社会里,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城市配套和城市规划。他觉得现在的道路,不是光看高架道路有多少条,高速公路能跑多高速,而是要增加它们的宽度,增加它们的容量。
举例来说,双向两车道的道路,一方发生事故,后面的车辆就必须向对方车道借路行驶,从而造成的拥堵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是双向八车道的道路,一条车道发生交通事故,还有多条车道可承担起后车分流的作用。所以,与其讲究我们的道路有多长,不如研究一下我们的道路应该要多宽更合适。
除了解决道路及停车这一当务之急的问题之外,传统能源的开采与新型能源的开发将会是未来另一大由汽车产能迅速增加而带来的大型课题。从汽车行业来讲,应该多生产节能减排或者新能源汽车,这也是我们汽车工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环保”如今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传统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的工业越是发达,它所面临的“环保”工程越是严峻。当我们的汽车年产量达到千万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工业大国之后,势必有更多双“眼睛”盯着我们在“环保”工程上会有怎样的新举措,这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责任的问题。因此,在解决现行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的同时,对于新能源环保车型的开发,也极为重要。可以说,“千万辆”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考验。我们任重道远。冯珏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