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汽车工业是一个大国工业体系强盛和实力的象征,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和法国,概莫能外。
我国在工业化道路上的步伐走得并不平坦,如果说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次尝试,那么它也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的先河。但紧随其后长达60年的动荡改变了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轨迹。
而过去的100年间,雪铁龙、保时捷、通用汽车、丰田、日产和本田汽车及菲亚特在残酷的竞争中,把各国的工业技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托起了德国、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在现代100年的工业和强国历史上轮番崛起,也造就了G7时代长达百年的辉煌。
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路径缓慢前进,从130年来的汽车工业发展轨迹来看,从蒸汽机到传动系统,从行驶系统到后来的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基础工业的发展路径惊人地相似——没有捷径也无法简单超越。
必须承认,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年内,我国的现代工业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所幸的是,新中国的成立让百废待兴的工业进程开始加速,但由于根基的薄弱和市场的封闭,1979年之前的汽车工业实际上只停留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庞大的个人用户市场的参与才能实现数量级的飞跃。
一切都开始改变,1980年之后,新的经济面貌开始让我国焕然一新,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此起彼伏的合资模式让停滞不前的汽车工业开始接轨先进的汽车工业文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永远对“技术换市场”争论不休,属于中国的汽车文明就不会到来。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合资带来的最大财富是人才和工业体系的重构,在20年的合资中,我们已经具备商品的再造能力——只是我们还停留在初步阶段。
经验和教训都证明,我们不能简单拷贝先进国家的汽车工业进程,任何工业化进程的积累都无法以跃进的形式超越——这种超越必须依照工业自身的规律破冰前行。
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全新时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以及家庭财富收入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必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产业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在剧变之后迎来并引领属于自己的辉煌!
卫金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