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了“奥运试用”、“十城千辆试点”之后,一段时间鲜有消息,但最近传出新能源车已经朝着商业化批量生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实战:新能源车走向商业化
工信部的整车产品公告在7月份断档之后,终于在8月份推出了第193批整车产品公告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包括轿车F3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DM和4款电动商用车,共计5款新能源汽车登上了推荐目录,这标志着新能源产品已具备了批量“实战”的资格。因为按照财政部09年初发布的新能源车补贴办法,能够享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车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而财政补贴则是价格高昂的新能源产品走向市场的一大推动利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登上推荐目录,对F3DM而言意义尤为重要,5款目录产品只有它是轿车,获得推荐并有资格享受补贴对它最终走向个人用户推动不小。记者从比亚迪获悉,他们计划在9月份开始针对个人销售。更重要的是这对其他企业是一种信号,将加快他们的电动车步伐。
此外,记者还从比亚迪获悉,该企业的铁电池基地在惠州已建成并可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真正走向实战的一个标志。此前,比亚迪已和大众、通用达成相关合作,为他们提供电动车电池。大众与比亚迪的合作更涉及到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的生产。
不仅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实战,世界汽车制造业也在加紧新能源车的研发。记者几日前从福特汽车公司得到消息,福特正在开发一套智能“汽车到电网”的沟通与控制系统。当安装这套系统的电动车接入外接电源时,电池系统能通过公用事业公司传送出的智能参数与电网进行沟通,车主通过中控台上的“福特车上办公解决方案系统”,可选择车辆在什么时候充电,以及充电的时长和电费,以最终实现在任何一个停车位上都能通过插电源、刷信用卡来充电。目前,首辆配备这一新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交付给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美国电力公司。本田决定正式开始研发电动汽车,并将于2010年前期推向市场;完成对克莱斯勒的收购后,菲亚特有计划量产克莱斯勒200CEV概念车。
国内在2010年实现量产的也不仅是比亚迪,奇瑞 (配置 口碑) 的新能源车型将全部于2010年底前实现量产;北汽福田迷迪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纯电动轿车将于年底前下线;长城欧拉和上汽的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也都确定在2010年上市。
选择:公共领域新能源先行
即使新能源车已开始走向实战,首先享受这种产品的仍将是出租、客运汽车等公共服务领域,这不仅因为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试点中规定这些公共领域将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产品,也因为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更早些,也更有经验。
记者从奇瑞公司得知,继奇瑞为芜湖提供15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之后,不久前又获得大连市10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订单。长安汽车的杰勋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混合动力轿车今年也制定了1000辆的销售目标,其重点领域同样是出租市场。根据深圳消息,30辆F3DM也将走入出租市场。
在新能源客车方面中国企业更有不少实战经验,上海汽车已成功研发出二甲醚公交车,计划在世博会前形成1000辆的使用规模;东风已有4款混合动力客车进入产品目录;中通客车在2005年开始研发,已有3款混合动力客车和一款纯电动客车获得汽车产品公告;2000年开始新能源产品研发的深圳五龙,在2005年已经有混合动力客车出口美国。即使此前一直在乘用车市场打拼的比亚迪,也于日前整体收购美的客车进行电动大巴及底盘生产,同时还在湖南建设生产C3、C6两款新能源微型面包车生产基地。
出路:与电力企业分享市场
尽管我国实施了“十城千辆”新能源试点推广和财政补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财政补贴政策,但横亘在新能源车大规模走向市场面前的除了高价外,还有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长城的一位高管就声称,只要配套设施到位,他们的纯电动产品就能立即上市。即使号称不依赖充电站,产品可以在家中方便充电的比亚迪,也一直在和南方电网就充电站一事进行沟通。
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记者从福特公司获悉,他们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测试车队进行了约7.5万公里的测试,就是偕同电力界的合作伙伴进行的,首辆最新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是交付给电力公司的。“这种汽车厂商与公用事业公司之间同心协力的模式,将使得电动车能够更加紧密地整合进国家电网及交通网络。”福特合作伙伴EPRI电力输送与公用事业处副总裁ArshadMansoor如是说。
在寻找电力界合作伙伴之外,福特汽车公司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两笔拨款,第一笔拨款将资助福特与美国各家公用事业伙伴的合作,扩大车辆示范与电网整合项目。这种模式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办法,携手电力企业让他们分享新能源的市场,配套设施自然更好解决。政府也不妨将用在市场之上的补贴更多地投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本报记者 江小红
汽车茶馆
新能源给了中国汽车“超车”良机
近日看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有同行称自主品牌再度集体走高端是“不成佛便成魔”,话虽有些刺耳,理却是实实在在的理。在合资品牌产品线不断下压蚕食自主品牌立足市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往中高端发展已经是 “华山一条路”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新能源领域,如果中国汽车工业不能抓住这个时机实现“弯道超车”,那么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再也不会有比肩各国汽车大腕的机会了。
中国汽车工业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并不是特别快,自主品牌曾一度停滞,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也在多年后被证明并不成功,如今虽然大力发展,但合资企业领先的优势,加上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积累下来的先期印象,都令中国汽车工业想要短期内赶超世界大腕不大可能。而在新能源领域,虽然说我们和这些大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略微有些矫情,但差距远不如传统汽车工业间那么大,我们从现在开始,在新能源方面发力应该能来得及,让我们在起跑线上不要输得太多,后程赶超也完全有可能。因此,新能源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机会,一次并肩汽车强国的机会。抓紧技术研发和储备,以便在新能源大规模商用之际,来次漂亮的“技术性”漂移,借以实现弯道超车,方是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