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夹缝生存 “复兴”有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0日 10:52  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汽车金融公司即使由银行投资成立,性质也已经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再具有吸纳存款的能力。开展业务时,注入的资金像雪球般越滚越大,风险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开展零售业务,消费者将车辆作为抵押时,银行无法掌握抵押物贬值情况,则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这或许是银监会对中信银行申请成立汽车金融公司默不作声的原因。

  但是银行开展车贷业务有着先天的优势:可广泛吸纳存款资金充裕、对客户情况掌握充分便于控制风险、资金成本低盈利更多、网点密集便于开展业务,对银行对消费者都是好事。因此,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若能“复兴”,最有可能出现在银行。

  最令人失望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当头冷水浇灭。

  7月23日,在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北京分中心正式成立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助理张强宣布,中信银行欲与持有其10%股份的西班牙对外银行(以下简称BBVA)共同投资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审批材料已报至银监会。

  张强还称,中信将在全国600家支行陆续开办汽车金融分中心,为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做准备。

  若能通过审批,这将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控股的汽车金融公司。

  目前许多实业系汽车金融公司大多为品牌经销商及购买该品牌的的消费者服务,因此许多消费者难以享受到贷款购车服务。

  而中信汽车金融公司成立后,凭借中信银行与厂家的合作及银行网点,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有望以银行系汽车金融公司为突破口。

  然而,中信银行内部人事却称:“我们对于成立金融公司这件事没有报太大希望,银监会能收下我们的报批材料,我们就已经很高兴。银监会也一直没有就这件事答复我们。”

  欲抢滩个人消费信贷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单乘用车累计销量就达到447万辆,整体汽车销量冲上600万辆的高度。而国内通过贷款购车只占到购车总量的8%左右,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多家汽车厂家都有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例如,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福特汽车金融公司等。在销售终端往往也会打出金融公司的品牌。不过,虽然金融公司的业务内容包含购车贷款,但由于受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成本高、融资担保不便利等制约,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未形成太大气候。

  与此同时,诸多商业银行重新瞄准这一市场,希望重新夺回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这一地盘。招商银行“车购易”、民生银行“购车通”、中国银行“车贷宝”等,各家银行均打出自己的车贷品牌与优惠措施,以吸引个人消费者。

  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北京分中心成立后,消费者在中信银行购车,可以享受最低20%首付款,最长5年还款期,以及基准利率下浮最多10%的优惠。

  不只本土银行,就连外资银行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蛋糕。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建设银行正在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进行接触,计划合作成立村镇银行,集中向农民及农业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等银行服务。

  桑坦德银为何要将资金投向目前并没有多少盈利空间的村镇银行?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醉翁之意不在酒”,桑坦德计划以此作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交换。

  方向“既对又错”

  为何今年银行对车贷相关业务如此中意?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欣告诉记者,今年银行人士对银行盈利能力普遍表示担忧。虽然上半年银行放贷数额巨大,但是大多数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原有大客户贷款。

  “前者的贷款利率不可能高,有时银行为了维护原有关系会再将后者利率放低”,张欣分析,“银行依靠这些贷款利润情况堪忧”。

  “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已经基本到位,下半年国家宏观政策将会以刺激个人消费为主。”他表示,银行纷纷将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等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不无道理,因为这些业务的利润更为丰厚。

  于是,车贷重新成为各大银行争夺的目标,成为仅次于住房贷款的第二大消费贷款。今年上半年,一些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了一倍多。

  特别是今年年初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在这种利好的背景下,银行挺进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成为明智之举。

  “如能控制风险的话,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银行能拿到的利率是相当可观的。中国汽车金融利润非常高。”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中心总经理徐晓华在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

  管理部门也如此认为吗?在银监会看来,银行开展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并没无不妥。但是,一旦发展为银行投资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并且以零售业务为主,银监会就认为其风险太大。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即使银行汽车放贷量比过去有所增加,目前仍然不是主流业务。

  复兴在即?

  2000年以前,我国没有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中国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主角是各大商业银行。

  在2000年汽车贷款开办初期,由于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和汽车经销商难以掌握完整的客户收入及信用状况,银行在贷款审核上存在漏洞,加之车价不断下跌,导致银行的车贷坏账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间,银行的汽车个人消费信贷坏账曾高达近千亿元,以致从2003年底起,银行纷纷退出汽车信贷市场,银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全面停止。由此,从2004年兴起的汽车金融公司成了市场的主力。

  在银行看来,汽车消费信贷属于零售业务,客户数量多,额度小,成本高,效率低,违约车辆处置和变现都比较困难,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业务。一旦客户违约,银行就比较被动。

  不过,这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如今银行系汽车消费信贷又重新杀回市场。凭借其资金、网点等实力,商业银行正在取代着汽车金融公司,成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主角。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其中,国有银行743亿元,股份制银行311亿元,汽车金融公司318亿元。(夏 欢)

(编辑:赵焕)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