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企重组的另类思考(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07:59  汽车人杂志

  “失败的风险肯定是有的,好事肯定会有风险”,陈光祖认为,上汽双龙虽然失败,但是应该看到,上汽正是通过海外并购,成功地做起来了自主荣威。国内企业的平台和技术都差不多,国内并购多为“卖面条”,要把自己的实力通过重组体现出来,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并购,是提升自己核心技术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汽车业对中国来说,新型的工业、新的技术、新能源发展和超常的发展速度,这些特点,要求中国汽车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肯定走出去的同时,他认为,进入国际市场具体案例要具体对待,对于走出去的出发点、项目立意要慎审。“比如说收购VOLVO,它的技术平台和福特连在一起,你即使收购了,福特会同意让你拿核心技术吗?”上述人士表示。

  因此,国内并购已成趋势的大前提下,走出国门的时机和力度、方式,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笔者还是赞同以获得核心技术为主的海外并购。

  正如专家所言,中国汽车尽管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汽车研发,国际上广泛开展合作,中国汽车应该借助这个时机,坚决支持以获取技术为手段的各种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并购,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通过收购、入股或联合等各种形式,真正提高核心技术,国内国外兼顾,才是中国汽发展的合理途径。

  一哄而上的乱局

  走集中化道路,从整体上来说,未来中国汽车不会有很多厂家,这是不变的趋势。但中央的决策和地方的规划,要立足长远的汽车发展,而不是眼前利益,否则,又会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中国汽车整体发展。

  事实上,各地都纷纷扶持汽车产业,对于刺激汽车消费,拉动地方经济来说,与其说是符合国家振兴汽车规划的要求,更不如说是国家的统一要求。但是对于几乎所有有汽车产业的省市来说,不顾地方经济特色,都千篇一律地重金扶持汽车产业,纷纷仿效兄弟省份而出台以兼并重组为主的汽车规划,盲目跟从,这本身不符合汽车产业的规律。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安徽汽车,江淮、奇瑞是安徽两大汽车公司,而这两大汽车公司能否重组,一直以来为业内所关注,但是直到今天,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熟悉安徽汽车的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记者,不了解安徽汽车的人,看的是外表,即使是政府推动,但是这两家公司很难走到一起,因为江淮是非常不愿意的。如果强拉一起,这本身不是安徽汽车振兴规划所要求的“按市场原则”。

  所以,中国汽车的振兴,需要国家对地方发展汽车做全盘的规划,并不是有汽车产业的省市,都需要盲目跟随。事实上,这又回到了老话题。国家一再强调不搞重复建设,但是如果没有在并购之前的地方汽车产业准确的定位和划分,今后仍将面临重组难以推进、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一些汽车集团领导人也深有感触,就连主导兼并南汽的上汽董事长胡茂元也发出了谨慎的建议:“大小企业各有生存之道,大企业也会被淘汰,大企业要做强,而小企业必须做精,这样才好。”

  以兼并重组为龙头的各地汽车振兴规划,似乎都把企业做大成为最主要的目标,因此,笔者要说的是,做大固然是目标,但是地方省市和汽车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以做强为终极目标,在当前大好形势下,相机而动,而不是一窝蜂地以做大为宗旨,一味地把资金和精力用在做大规模上,忽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在做强战略方面,地方的车企应该把注重核心技术提高、快速提高研发能力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汽车振兴规划要求有量的规模,实际上更需要有质的提高,地方及企业的规划,应该立足把质提上去。比如响应国家节能要求,企业应该在新能源车、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方面下大功夫,可以通过各种适合的方式提高技术,而不是空喊做大,因为,做强了后,做大自然水到渠成。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和多数汽车企业正在面临转型之际,恰逢国家振兴汽车产业良机,虽说在机会面前,企业可以大胆走出去,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冷静地梳理自己的发展大计,针对自己的资源和环境,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战略,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错过这一轮机会之后,也许中国汽车就再没有这样宽松自由的时间腾挪了。

  目前,世界汽车进入了重组整合时代,中国汽车未来将在全球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中国汽车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汽车产业更加全球化的未来,专家分析,我们一方面要为重组兼并做大小心谨慎,一方面,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为打造中国的汽车跨国企业做好准备。

  “通过全球金融危机,我们需要重新梳理我们的思维,新型的跨国公司不再像过去的通用那样老迈保守,不思进取,危机过后,一个新的开放的汽车业全球版图逐步构建,那么中国汽车要必放眼到这样一个高度。”陈光祖表示,中国汽车要立足长远,在当下通过国内并购壮大规模提升实力的同时,要为打造中国新型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做好准备。

  “从零部件和先进的技术着手,不要一味地看重收购整车厂家带来的光鲜,有了很好的零部件基础体系和不落他人的基本技术,加之通过量的积累,中国就可以打造自己较强的跨国汽车公司”,陈光祖向《汽车人》表示。

  因此,目前的并购重组,仅仅是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征程中的一段插曲,跳出思维,将眼光放在打造全球汽车公司的高度,也许,我们出手的方式、力度和时机会更合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二马)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