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程 丹东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助理 《晓程热线》《车行天下》节目主持人
现今情势下,车价降与不降,在于企业想不想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目前车价不降反升,原因很多。
厂商理直气壮:供需关系决定价格,随行就市,理所当然。
这个理由似乎冠冕堂皇。
但,没有政府救市,供需关系能改变么?
企业把政府救市付出的银两就饭吃了,还找理由说应该吃,没吃饱。
企业没有珍惜救市时机,只能使后续救市措施缺乏市场回应和有效支持。
目前车价回升的大前提是人为的。救市政策使企业产生依赖,心中有底,于是车价坚挺,当降不降;倒是百姓积极回应政府的救市政策,果断出手购车;企业见车市回暖,更无降价之心,反有涨价之意。
至于计划调整,产品供不应求,应属非主要原因。
现今情势下,车价降与不降,在于企业想不想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市场趋于冷淡、消费动力疲软、产品产能过剩、汽车库存增加,这些都是汽车降价的压力。只有这个压力存在,才能使企业产生降价动力。企业为求利润,竟不惧这个压力悄悄来临,酿成销售萧条、救市艰难的局面。
值得警醒的是,目前的销售回暖是出于人为拉动,只能维持一时。一旦车市再度萧条,政策号召力衰减,再度救市,就有些“夹生”了,效果打折。企业现在是想方设法地将政策效应挖掘到极致,丝毫不去顾及短期升温之后的冷淡,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市场需要培养。利用政府的政策效应巩固高高在上的价格体系,赢得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出于对政府的信任而贡献的利润,其功利性有些露骨。
最理想的姿态应该是配合政策救市,企业主动拉低车价,起码不能比去年年底的价格高出太多。这样培育市场,百姓情愿买车,政府、企业、消费者合力救市,才有众志成城的威力,才能保持车市的长期兴旺和稳定升温。政策一出,价格立刻定格,或者不降反升,不必如此露骨吧?一旦引起消费者反感,招致持币待购,造成政策疲惫、已有政策失效,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企业。
车价不降,目前的说辞是供不应求,但汽车企业调整计划提高产能是个把月的事。企业能抓住机会的最积极措施就是趁目前车市升温的机会加大力度抓紧生产,使产能大幅增加,产量得以扩大,结果必然造成产品积压,库存增加。到那时,你不降价,还有什么说辞?
客观地说,即使产能不足,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很多车价继续下降的理由:部分车型车价虚高,尤其同类车型与国外价格相比反差太大;成本有继续压缩的可能;原材料下降等等。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另一个很重要而往往意想不到的理由可以让车价以较大幅度下降。当然,这个下降是有前提的。
大家知道,在汽车价格战连年不断的整个过程中,汽车零配件价格一直没有一次像样的下降。零配件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汽车售后维修利润一直悬在高端居高不下;新车保养、工时费价格放开,随口要价,价格不菲——这类消费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据了解,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高达40%左右。
在今天或者今后,汽车价格凝滞不降,燃油价格持续上升,用车成本越来越大,零配件和售后服务价格和利润继续维持高位,就异乎常理、悖逆市场规律、不利于汽车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