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炤虎
两会期间,我和吉利总裁李书福先生坐在新浪直播间的时候,主持人曾经问过有关海外收购的问题,李总当回答的很委婉,而我明确表达的观点是:任何一件事都不会因为媒体的炒作而产生,相反,媒体往往会被利用来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比如,当年一汽集团传出消息要并购克莱斯勒,事后克莱斯勒否认,而一汽却所问非所答地强调自己要坚持发展海外并购。这和现在吉利的表态可谓如出一辙,细心人会发现,其实中国企业的表态有真心话,那就是我“不差钱”这既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宣誓,也是吸引外界关注自己的一种手段,和一些中小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做广告有点像,只不过手段更高明,目的更纯粹。一汽当年传消息要收购克莱斯勒是为了给整体上市增加筹码,而吉利显然也是为了让外界对于自己资金链紧张的传言有所稀释。二者并不真的想收购,事实上一个开放的资本交易环境中,任何收购者都是被欢迎的。
但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大家热盼的金融危机国企抄底的个案中仍然没有汽车业的成功者,甚至连真正明确收购的企业都不存在。
中国企业的确不差钱,但这些钱未必是他们自己的钱,这一点中国企业和塔塔还不一样,人家是自己赚来的钱,而中国企业的钱很多是政府的钱,比如当初南汽买名爵的8个亿,这样一来企业首先底气不足,其次外界对国家收购的抵触和担忧就比较多。这里就要涉及到那个关于兵工集团要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了,虽然吉利否认收购,但长安却在高调宣称收购。这方面的确有合理性,因为长安在与沃尔沃合资,就算中国人买沃尔沃,长安也不会让自己的合资伙伴从瑞典人变成浙江人。
但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并购案也非常艰难,第一、我国商务部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的杯葛,以及近期对另外两桩电子产业非直接关系收购案的否决,已经引起国外某些人的不快,在反垄断领域的贸易报复并非不可能性;第二、兵工集团的军工背景非常敏感,沃尔沃和萨博,一个仍在生产军用车辆,另一个仍在为瑞典军方生产战斗机,这种收购极易引发欧盟的反制。
把政府的一层关系去掉,则中国企业收购外资的实力所剩无几,可以讲“这个真没有”。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要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福特卖掉路虎和捷豹是提前扔包袱,而塔塔用自己的钱买二者是砸了自己的脚,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上汽如果不与南汽合作,罗孚项目肯定两败俱伤,我们何必如此急于并购呢?萨博和沃尔沃不同于IBM,后者与联想在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上相差不同,品牌差也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大,但萨博和沃尔沃这两个国际品牌知名度太高,即使卖给中国人也会给人一种下嫁的感觉,我们自己则得不到更多的实惠,福特当初成立首席品牌集团时,买下的品牌不只一个沃尔沃,还有低端的马自达和更高端的阿斯顿马丁,它可以打造技术共享平台,而我们的长安、吉利,拿什么技术与之共享呢?拿到一个像砖头一样硬件的沃尔沃和萨博,拆下哪个部位装到志翔或者金刚上面呢?
通用汽车是最擅长拆东补西的,但老鲁茨在退休前还是把富士给卖了,因为富士的左右对称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装到其他任何品牌上都是废铁。如同那个著名的典故,迎客松只能在黄山,离开了黄山,它铁定不像你门前的那棵柳树,能当柴烧。
钱我们真没有,国际水平的整套技术我们真没有,如果不能肯定沃尔沃的变速箱,和萨博的CAN-BUS电子总线这两样国产车不具备的设备,能装到我们的车上,并且不对其他功能形成干涉和“排异反应”,那么这样的收购还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