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进
“品牌之痛”是困扰本土汽车企业的主要难题之一。合资企业不仅挟强大技术优势占据在华汽车研发和制造实力高峰,更凭借其先入为主和全球领先的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占据销量冠军。与之相比,后发的中国本土品牌的突围之路,艰难可见一斑。
正是在此背景下,当日前传出美国通用汽车拟向上汽出售旗下“别克”品牌使用权的消息后,在国内汽车业界引起不小的波澜。不过通用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将别克品牌在华使用权以某种形式转让给上汽集团或上海通用汽车的做法没有可能。
虽然此次国内企业购买海外品牌一事已经遭遇当事双方的否认,但事情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此次别克能否花落中国,而在于借助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汽车产业大洗牌的过程中,受益于“一枝独秀”中的汽车市场的中国本土车企,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更多的知名汽车品牌收归麾下。目前企业对于“海外抄底”一词已经非常避讳,海外并购的巨大风险带给国人的教训十分深刻,但有风险不代表要退缩。一位大型汽车企业老总曾经感慨:中国汽车消费者与海外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对品牌的高度认同。其次才是对汽车品质、自身特定需求等的考虑。由此造就了海外品牌在中国的叱咤风云和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艰难。这一事实短期内难以改善,即使本土品牌可以土生土长地培育,但是其长期难以进入中高端市场的事实已经非常明显。
与之相比,在海外,日韩欧美之间知名汽车品牌的跨洲流动和并购屡见不鲜,频繁的品牌收购战略,造就了汽车巨头旗下同时拥有多个非本土知名品牌,但却从中攫取来自全球的巨额利润的现象。今天,谋求市场全球化和资源跨国流动的中国汽车企业也应当提前布局,加入这一品牌角逐战的阵营。即使这背后蕴含着不小的品牌管理、后续技术研发等现实难题和风险。
目前,虽然通用汽车陷身泥沼,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但是别克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却日渐壮大。根据上海通用刚刚公布的数字:今年1-3月,该公司销售汽车超过11.7万辆,环比增长12.9%。其中,在3月份销售总量的46054辆别克品牌就占到32362辆,特别是别克新一代君威取得销售6150辆的战绩,目前已累计销售21333辆。别克新凯越三厢轿车3月份销量则高达1.7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4.7万辆,位居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因此,虽然有专家认为别克具有“大部分车型技术依赖于欧宝平台”的巨大技术短板,但其一旦“本土化”,对于市场强有力的号召力无疑可以为正在推动“自主品牌”战略的上汽增添强劲动力。
事实上,上汽从英国罗孚汽车购买资产后打造“荣威”和“明爵”两大自主品牌的路径,也一直在走这一“集成全球资源塑造本土品牌”的重要策略,并在从自主研发到购买技术和收购生产基地等一系列领域,均进行相应的全球布局,因此,拿下通用在中国最强有力的品牌,对上汽来说其实是划算之举。此外,由于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在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对别克品牌依赖甚深,因此一旦通用汽车向第三方出售了该品牌,上海通用将不得不面临接盘方难以预测的安排和布局。因此即使出于现实考量,上汽集团也必须密切关注通用汽车的发展动向和别克品牌的运作。
事实上,瞄准通用和福特等老牌车企旗下品牌的全球企业不在少数,前有印度塔塔汽车出手23亿美元收购了福特汽车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品牌,现在则有通用酝酿出售悍马、萨博等品牌,并已吸引了全球20多个买家。因此,目前中国车企慎言“海外抄底”不假,此前在海外并购中败多胜少不假,但对于具有全球化雄心和面临激烈国内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并非是雷区。既然借助海外资源解决品牌、技术和全球营销渠道等关系壮大企业的重要命题不得不解决,那么中国企业所要做的,还是应该冷静等待、果断出手,而不是纠缠于激烈的内斗。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