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市场小排量车的拉锯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16:07  汽车商业评论

  国家对小排量车的鼓励模式存在待解的问题,这种并不到位的鼓励不能有效形成对小排量汽车需求的环境,进而无法宣布小排量汽车在实际消费领域受限现状的终结

  ABR记者 马蕾

  2009年3月初,蔡民焕最终还是买了一辆1.1L的奇瑞(参数配置)QQ6(参数配置 图库)。一个月前,这个把家从北京望京地区搬到租金相对便宜的回龙观的韩国人,曾辗转托朋友向记者打听外国人在京购车事宜,并请记者帮其从1.0L到1.3L列一张推荐车型的单子。

  显然,蔡民焕购买QQ6是在其所在韩资外贸公司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下的缩减开支之举,但事实上,对蔡来说,购买和使用小型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韩国,小型、微型汽车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缓解交通堵塞等概念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没有多少人把小车与低质低价没面子这样的字眼儿联系起来,很多公务人员和公司职员购买小型或者微型车代步,而在自己的家乡,蔡民焕平时的座驾就是一辆与QQ长得挺像的马蒂兹。

  当蔡民焕心满意足地开着QQ每天往返于居所和公司之间时,同是居住回龙观的北京人刘一坤则把自己开了三年的1.3L飞度(参数配置 图库)换成了2.3L豪华型蒙迪欧(参数配置 图库)致胜。“早就想换辆新车了,哥儿几个的车都比我的好,每次出去玩儿,倍儿没面子,现在这辆还成。”刘一坤边说边小心地把落在前挡风玻璃上的一张纸片儿拿走。

  《汽车商业评论》无意拿此二例来对比金融危机呼啸下韩中两国的公民谁更具有坚挺的购买力——事实上,尽管蔡民焕所在的公司遭到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多年的财富积累仍然可以让其跻身中产行列——而是希望通过对比蔡民焕与刘一坤截然不同的购车行为,勾勒出当前国人真实的购车心态。

  从2005年开始,日渐显现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开始令业绩猛涨的中国汽车市场猛醒。这一年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很多城市也陆续取消了多年来对小排量汽车的“禁限”行为,接下来的几年,政府几乎每年都有鼓励节能减排的小排量汽车发展的政策出台。

  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已经让小排量汽车在市场竞争中与其他车型一样拥有了足够的“权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以下的这些数据为我们连接的是一条下行的曲线,2004年1.3L以下小排量轿车市场占有率为18.6%,2005年这个数字为12.6%,2006年降至8.6%,2007 年又下滑0.3个百分点至8.3%,而2008年在轿车厂家销量的平均排量比2007年的1.68L又上升了11%的情况下,1.3L以下车型市场份额仍在下降。

  当然,如果把1.3L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算在其中,从广义的乘用车来看,这些数字会变得好看,但这些排放很多仍维持在国Ⅱ标准的车型似乎又让以节能减排为目的推广小排量汽车的说辞显得有些无力。

  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质量可靠性仍然心存疑虑只是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之一,但事实上,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来自国民心态所塑造的市场需求环境仍然指向了较大排量的车型。

  即便是在当下不少合资企业加入到生产高品质小排量汽车的行列,在自主品牌的小排量车型努力提升质量、环保、节能等性能的前提下,许多来自网络、电台、咨询机构的调查都在明白无误地说明一件事——无论首次购车,还是准备更换,小排量车都非消费者的首选。

  从理性角度来看,大多数人都认同品质可靠的小排量汽车无论是在环保还是节能方面是有效的,但当购车这事儿一轮到自己身上,早已扎根心中的“以大为好”的观念便跑出来与理性针锋相对,从后者的角度看,大车是具有脸面价值的资产,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得买与面子相称的车。

  情况实在有些尴尬,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看来,当前小排量汽车的推广及普及都没能朝着政府节能减排的导向和预期发展,而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寄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从另外一个维度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撕开一条口子,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能力仍是一个待解问题的当下,如果无视每年售出的传统燃油汽车排量仍在爬升的现状,中国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必定面临很大压力。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正在不可否认地成为全球影响力最深远的领域之一。当外界侧目于其销量仍有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时,它也正在遭遇着有些令人闹心的结构调整挑战:大排量与小排量、传统燃油动力与新能源,它们该如何在商业利益、社会效益与价值观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

  模糊的政策面孔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王凤英第二次提交有关推动小排量汽车发展的议案。2008年,这位首次当选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长城汽车总裁就曾提交过以《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为主题的议案,今年的主题则变得更加具体化——延长消费政策时间,推动普及高品质小排量汽车。

  尽管在此之前已有媒体透露今年两会召开前尚未正式出台的振兴汽车产业规划中关于推动小排量汽车的规定:到2011年1.5L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1.0L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但王凤英仍然觉得这样的目标达成需要政策持续、细致的导向和关怀,并在技术要求以及税收等方面与地方政策联动。

  而原长安集团董事长、现南方汽车总经理尹家绪则已经是第七次在两会上呼吁国家政策支持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为了能够使议案更有说服力,王凤英在议案里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在能源危机的当下,发展小型及小排量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趋势。“在日本,其0.66L以下小排量车的市场份额占总销量的60%以上;在欧洲,排量在1.0L以下小排量车的年销量达到45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35%,若将紧凑型两厢车算在内,其小型车销量占总销量的60%以上。”

  一方面是国家不断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最近更是将1.6L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调减至半,而另一方面却仍是王凤英、尹家绪们连年来大力呼吁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和小排量轿车连年销量下滑的事实,情形像极了一场围绕小排量展开的拉锯战。

  究其原因,《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国家对小排量车的鼓励模式存在待解的问题,这种并不到位的鼓励不能有效形成对小排量汽车需求的环境,进而无法宣布小排量汽车在实际消费领域受限现状的终结。

  “从2005年开始,国家看起来是宣传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但在消费体系制度改革方面实际上一直没有有效的思路和措施,很多措施没有鼓励到却实际在抑制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专事研究小排量汽车的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以2008年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新消费税为例,此次调整对于1.0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收1%的消费税,对于几万元的小排量汽车来说,下调千元左右的消费税对刺激消费来说作用甚微,而最近所采取的1.6L以下购置税减半的措施,实际拉动的却是1.6L、1.5L汽车销量的增加,1.3L以下排量汽车销量仍呈下降趋势。

  这就带出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小排量?事实上,这个看起来并不算难的问题却迟迟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

  去年年初,尽管政府首次对小排量汽车规定有所描述,规定“燃油经济性高于国家第二阶段限值10%,排放满足国Ⅲ标准,两厢车长不大于4米,三厢车长不大于4.2米”,但这样模糊的定义,不仅没有在升功率(即以1L排量为衡量标准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城市工况下最低油耗、尾气排放、碰撞安全性等方面做出规定,也未从最基本的排量上做出界定。

  3月10日,《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包括工信部在内的三部委新闻发布会上就此询问部长李毅中,李毅中表示现在1.6L以下算做小排量,这一消息令崔东树感到沮丧,“任何政策都会在它的边际产生最大的效用,如果这么划分,1.6L排量的车型势必会得到大发展,而那些很多生产1.3L以下小排量汽车厂家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对于小排量车的划分,东西方国家的标准不尽相同,其中包含了观念上的因素,也有地域经济发达程度的原因,西方国家划分标准是排气量在1.6L以下属于小排量汽车,而日、韩等国则将排气量在0.6L-0.8L的汽车称为小排量汽车,崔认为根据中国消费者使用和认知习惯,将排气量1.3L作为划分小排量标准比较合理,而王凤英则认为,这个分水岭应该是1.5L。

  在《汽车商业评论》就此调查询问的13位汽车企业及咨询公司的人士中,10位赞同崔东树的划分方式,3位与王凤英一样倾向1.5L的划分标准,但1.6L则遭到了全部人的反对。

  “很多1.6L都做到B级车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节能减排将是一句空话。”崔东树说,“小排量与低油耗是一个完全正比的关系,欧洲、日韩都在进一步发展小排量车,因为这是目前来看最可行的一条线路。1.6L排量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需求比例,之所以以其为界限减半购置税,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短期刺激消费的行为,而如果将其作为划分小排量的标准,对于节能减排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悲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赵文杰)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