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公车限行的思考:监督手段不足 处罚措施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13:47  中国汽车报

  -本报见习记者 黄春棉

  11月3日,是上海市实施公务车限行的第一天。据报道,一些市民出门后发现马路上的车少了些,一些拥堵“老大难”地段的堵车情况似乎也有所好转。当日,车牌尾号为“1”、“6”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全日不能上路。在此之前,北京、山东、哈尔滨等地已开始实施公务车限行。同时,全国其他主要城市也表示将考虑采取这一举措。

  - 全国掀起“公车限行”热潮

  9月1日起,山东省开始推行公务车限行制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1天车。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王守波表示,公务车限行并不能根本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最大作用还在于党政机关在节约能源方面的示范效应。

  10月7日,北京市政府决定,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当日起北京市公务车将严格执行从周一至周五每天限行两个尾号车辆出行的方案。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和国企所属车辆参照执行。此前,从7月1日起陆续实行的“公务车封存”、“单双号上路”、“黄标车禁行”等奥运交通限行措施,对北京的环境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公务车限行正是北京市关于“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在奥运会后将以一定形式继续实行下去”承诺的兑现。

  10月24日,哈尔滨市政府也发布通知,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并倡导其他单位和个人参照执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市仅中央和国家机关就有公务车2.28万辆,如果再加上北京市属单位的公务车,保守估计这个数字超过10万辆。而据估算,如果全国实行一天无车日,将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因而在现有状态下,公务车限行显得较为关键。

  - 公私不分谈何监督

  公务车限行,对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和节约能源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但一项新政策的实施,不在于出台时多么轰轰烈烈、大张旗鼓,而在于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并收到好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表示,目前北京公车、私车从外观到车牌,并无明显差异。如果执法部门要靠一辆辆查阅车辆档案,才能辨别公车、私车,谈何效率;如果公众对公车、私车都分不清楚,又谈何监督。

  相关部门表示,将安排专人到各单位抽查公务车停驶情况,而且将使用路面上现有交通监控系统,监测公务车出行情况。但这些工作弹性大,工作量大,可能也不太好做。

  有人提出,在限制公车行驶的同时,应该对公车数量也严格控制。他们担心,为解决公车行驶受到限制的问题,一些部门或单位会采取增加公车采购数量的办法应对。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陈燕平指出,我国政府汽车采购金额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4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500亿元,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1/4;2005年增加到600亿元;2006年高达700亿元;2007年增加到800亿元。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务车市场占据汽车市场份额高达10%~15%。面对公车采购日渐增长的数字,想要公车得到适度限制,仅依靠当事人的自觉恐怕不够。没有完善的监察手段,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再好的制度也难见到实效。

  - 综合治理解决问题

  周孝正认为,公车治理的关键是要加强社会监督,保障监督有效实施的前提是让公众充分知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甦也认为,车辆限行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应被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凡政策制定与实施,都需考虑目标、功能、机制和效果等综合因素,要考虑使用综合手段解决问题。

  记者在网上发现,许多热心网友也为公车限行政策的实施建言献策。其中一位网友建议,有的单位处级干部每人配一辆车,这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能否实施处级干部拼车制度,让几个家住同一路线、方向的干部拼一辆车上下班。这样既不耽误他们公出办事,也为国家节省资源。

  另一位网友认为,目前对不遵守限行规定的公车,主要采取提醒、教育、少额罚款等措施。由于法规中对此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处罚依据不足。应该将公务车限行作为一项政府指令,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倡议、规定。执法应更加硬朗,对不遵守公务车限行规定的车辆应该视为“闯红灯”,受到相应交通法规的处罚。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的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80%。有专家表示,公车限行只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为了不影响城市的运转效率,还要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