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上,如何评价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的竞争力都是一项很有趣的事。运营商可以参考竞争力报告来评估制造商,在开放且全球化的世界中,选好制造商就是奠定良好基础;制造商可以参考竞争力报告来决定投资计划及提高竞争力;学术界编制竞争力报告可以客观地了解及分析各制造商如何在市场上竞争。
最近,因为要分析两辆铰接巴士的发动机油耗差异,在网上找到一家制造商提供的发动机特性曲线图,同时也向另一家制造商的网站发出帮助邮件,29小时后就收到来自欧洲的回复,并提供了发动机特性曲线图。
这件看似很普通的商业咨询事件,却使我联想到中国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商,他们会如何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假如我是巴士运营公司的老板且在比较选择一批适当的车型。
事实上,巴士与客车运营商在市场上选购车辆,不仅关注价格、车型与技术配置等技术经济要素,还会关注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制造商因素,选好制造商就是为运营奠定良好基础。我以为,巴士与客车运营商所关注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制造商的竞争力,所谓的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上出售和供应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绩效,一个比较性的概念。
有关竞争力的理论和研究很多,至少包括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三个层次。经验观察证实,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与人才在地理上往往趋于集中,结果反映出来的事实是制造商被嵌入由供应商、客户和竞争对手所构成的网络企业关系中,并在出售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竞争优势。
依据保罗•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原理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参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发展报告》,将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旅客运输运营商提供适当车型和服务的能力与机会,从而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中国众多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商中,我们会遴选出10个为典型来进行竞争力评估,期望透过《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竞争力报告》为业界人士提供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在2008年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理论上讲,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的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4个层面,分别为企业绩效(生产率与效率、劳动力市场、财务、管理实践、价值观)、经济绩效(企业绩效、国际贸易、认证、雇员及薪酬、产品与价格)、营销效率(市场规模、服务网络、机构框架、商业法规、社会框架)和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技设施、健康与环境设施、教育与娱乐设施),对这20个指标可以按照从0(最差)到10(最好)的取值范围进行标准化的评估。
据此,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竞争力包括以下基本原则:(1)营销绩效,包括制造商的车辆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反映其过去的营销绩效、由市场力量决定的竞争力可以改善制造商的营销绩效等。(2)经济绩效,包括除为制造商创造竞争条件之外,政府对企业的介入降低到最小程度;制造商在因应变迁的市场环境而调整其政策和措施时,必须要有弹性等。(3)企业效率,包括效率及适应变迁的能力是制造商竞争力的关键性管理特质;制造商的财务能力有助于增加价值活动等。
(4)基础建设,健全发展以及有效率的企业体系内的基础建设,可以支持经济活动,健全发展的基础建设同时也包含信息科技与有效的环境保护等。
然后,将在多个项目上对巴士与客车制造商进行评价打分,得出的总分作为竞争力评价。虽然制造商竞争力的概念相当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却很麻烦,需要严格筛选项目和核实数据,初步设计评估结果的三分之二将以相关数据指标为依据,其余三分之一依据对相关人员所做的问卷调查获得数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