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官方网站了解到,组建不久的工信部首次公布了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第173批)的2008年第1号文件,33款新车正式通过工信部的审批。此举意味着,组建数月的工信部已经正式接过发改委的新车“审批大权”,并将逐渐行使汽车行业的管理职责。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该批新上榜的新车目录中,合资企业车型较少,大部分车型为自主品牌企业所占据。经历惨淡的7、8月后,9月开始,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新车上市潮,而自主品牌将在数量上形成优势。
33款新车进入“第一号”榜单
根据新车目录统计,“第一号”榜单中,共有12个汽车生产厂商的33款乘用车产品首次“入榜”。其中,一汽大众、长安福特马自达、昌河铃木、长安铃木、东南汽车等合资企业及奇瑞、吉利、华晨、长安等自主企业共有10多款新车获批,而自主品牌企业显然在新车数量上占据了优势。
其中,东南汽车首款自主研发V3菱悦(参数配置 图库)、一汽大众的1.8L和2.0L迈腾(参数配置 图库)、长安福特马自达新嘉年华(参数配置),和上海华普的1.3L和1.5L两种排量的朗风轿车,以及代号分别为SC7102、SC7133、SC7151的三款长安自主品牌经济型车V101。据了解,这批上榜车型基本都在本月前后上市。
除此之外,还有江南汽车、长丰、海马和郑州日产等众厂商也纷纷有新车亮相。其中,海马更是一口气推出了8款新车,成为本次获批车型最多的厂家,产品不仅包括海马3(参数配置 图库)、海福星(参数配置 图库)(参数配置),还包括福美来(参数配置 图库)2代和新款普力马(参数配置 图库)等。而代号为JNJ6410的众泰新车很有可能是菲亚特蓝旗亚的某款车。
工信部正式接过“审批大权”
在上述1号文件公布后,工信部上周还陆续公布了2号文件,以及首批新增汽车生产企业名单和载货及专用车辆产品名单。至此,有关汽车行业管理职能在工信部以及发改委之间的划分进一步清晰,工信部作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的地位日益明确。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成立后,发改委与工信部对汽车行业监管的权力分配逐渐明朗:工信部重点是对汽车行业起指导作用,在具体项目核准上,发改委仍起关键作用。但同时,涉及到汽车产品公告的准入细则拟订工作目前仍由发改委负责。
记者从工信部官方网站上了解到,工信部产业政策司主要职能是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准入管理事项。
此前,国家发改委内部一共有两个部门涉及汽车行业管理,分别是产业政策司的产业协调二处和工业司的车辆船舶处。
产业政策司的主要职能是,拟订机动车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实施细则,组织审查和发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而工业司车辆船舶处的主要职能包括对汽车投资项目进行审批,起草规范机动车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涉及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管理规章,指导拟订车辆技术法规和标准。
调整之后,工信部基本上集中了部分发改委管理汽车产业的职能,但汽车产业“多头”管理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除了发改委,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环保总局、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超过20个国家机关部门涉及到汽车产业的管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协会组织的相关人士不止一次跟记者细数过这些管理机构的名称,而一些行业标准的制定通常要经过四五个主管部门的逐一审核。“今后各个部门之间如何更好地协调才是关键。”业内人士认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