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中航汽车业务整合难题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 08:26  第一财经日报

  [ 在新中航高管表态做大做强汽车业务之后,有汽车业内专家就表示对此不看好,认为新中航旗下缺乏实力强悍的汽车企业,而将旗下尚未扭亏的微车企业整合成新中航未来支柱产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一推再推的新中航挂牌仪式至今仍然待定,似乎佐证了外界对于国资委与新中航就做大做强汽车业务方面出现分歧的揣测。

  在新中航高管表态做大做强汽车业务之后,有汽车业内专家就表示对此不看好,认为新中航旗下缺乏实力强悍的汽车企业,而将旗下尚未扭亏的微车企业整合成新中航未来支柱产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国资委不久前关于加大国企重组力度的表态,使新中航的汽车梦,又蒙上了阴影。

  整合汽车板块有难度

  汽车板块羸弱的中航集团,想在竞争愈加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中淘到金,难度可想而知。

  新中航的汽车业务中,包括一航西沃客车、金城摩托车、成飞汽车模具等,二航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陕西汉江汽车、东安动力等。其中只有东安动力的盈利能力尚可,而主力业务都是微型车的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多年来始终各自为战,二航多次试图将两者整合为一家,均以失败告终。

  “航空系发力中国车市,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有汽车业内专家这样分析,他认为合资企业纷纷将全球有竞争力的主力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已被极大压缩,错过了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事实上,在新中航未成立之前,二航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已经屡屡传出被东风、北汽等大型汽车集团合并的消息,而符合国企重组基调的“东哈合作”,似乎也已板上钉钉,但最后仍无疾而终。

  国资委主导国企重组的原则是优势互补,而新中航着重规划的汽车业务显然不符合该原则,自然免不了受到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异议。有消息称,国资委对新中航集团做大做强汽车业务并未给予太高的期望。

  但新中航却对做大做强汽车业务十分认真,新中航筹备组副组长、中航二集团副总经理谭瑞松表态,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汽车产业倾斜,同时创新体制和机制,举集团全力发展汽车产业,力争在全国汽车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后,关于如何整合汽车板块就没有下文。在最近媒体公布的新中航“小总部、大业务”的管理模式中,仍然无法判断汽车业务的归属。

  昌铃最先行动

  到目前为止,新中航对旗下汽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只能从昌河汽车的重组方面看出些许端倪。

  7月初,*ST昌河(600372.SH)披露重组方向,将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对汽车业务进行剥离,今后主攻航空业务。完成资产置换后的昌河汽车资产将直属新中航,新中航将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据记者了解,昌河汽车的合资伙伴日本铃木汽车在获悉昌河汽车主体升级之后,对新中航做大汽车业务充满信心。为此,铃木方面已经决定在江西九江投产第四代铃木全球战略车型Splash,目前生产线前期准备已开始,明年有望建成,新车规划产能至少为6万辆。

  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曾表示,昌河汽车正在全力实施自救,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个增幅约达4倍的“5年复兴计划”:2008年扭亏为盈,到2010年实现销量40万辆、总产值200亿元。

  新中航公司筹备组组长、现任中国一航总经理的林左鸣一直主张积极发展汽车业务,他早先曾提出从2008年开始,力争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到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并表示,要实现万亿目标,非航空民品产业能否有跨越式大发展尤为重要。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新中航管理者未尝不可通过引入实力强劲的合作者,实现汽车板块的跨越式发展,“新中航做大做强汽车业务的方式很可能是在新中航保持控股权的情况下,引入外部的合作者。”西南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董建华猜测道。(刘霞)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